......
“你跟吐蕃人索要金城公主干什么?”
李隆基跟在他身后,纳闷道。
“谁知道他们真给啊。”王镇也有些纳罕,这金城公主虽说确实是大唐嫁过去的公主,但嫁过去之后就是你们赞普的老婆,等于是国母。
历朝历代,若是被外人公然索要一国国母,应该都会奋起反抗吧?
两人心知肚明,先前不过是口嗨,顺带着警告吐蕃人,逼迫他们再吐出一点利益,天知道吐蕃人这般不经逗。
“这,这不对劲吧?”
李隆基忽然想到了什么,警告道:“吐蕃人也不是傻子,八成没安好心,而且公主毕竟是先帝亲口嫁出去的,你马上在朝堂上又要多出一桩有辱先帝的罪名了。”
“只要等盐马的好处一到位,他们越反对我,就越说明我做对了。”
王镇满不在乎,自己的身后站着一个女人,谁能越过这女人办他?
李隆基皱着眉头,心里在不断思索,但很快,他似乎想出了什么办法,只不过并没有立刻与王镇说,毕竟想的是马上或许就能卖王镇一个大人情。
马车,一路开到了内营,毕竟是公主殿下,不能被外面那些粗坯兵痞看到,马车旁边还有十几名吐蕃文官护送,站在马车旁边左等右等,心里大多在冷笑。
瞧瞧我们吐蕃人,可怜,弱小,无助。
你们唐人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公主大不了也还给你们,反正年纪太小,下次再要个年长些的嫡系宗室过来。
王镇,你等着吧,大唐朝廷会替我们主持公道!
可以预见的是,只要公主在王镇的军营里一天,以后他的麻烦就会每天都成倍增长。;
......
金城公主默默地坐在马车里,车厢里的布置并不奢华,反而是过分寒酸,与今天这场送还公主的闹剧相互衬托。
她起初只听见周围很安静,没有人敢喧哗,可随后,就听到了一阵阵喧闹和脚步声,应该是大营里的唐军高层迎过来了。
是那个王镇吗?
一开始,有人用她觉得很亲切的关中口音说话,言语温和,金城公主立刻猜测是王镇。继而是吐蕃使者开口,片刻后,却又响起了另一个让她略有些印象的声音,也是关中口音。
两个王镇?
未几,大家开始乱哄哄地说起话,金城公主一句话都听不清,隔着一道车厢也看不见任何人或是东西,只觉得外面似乎很热闹,自然而然地想象出唐人和吐蕃人互相寒暄的场面。
她心情有些低落下来,在心里猜测着自己的命运,但就在这时候,外面忽然响起了一声惊呼,继而有人尖叫着什么“吐蕃刺客,殿下遇刺”,继而不知道有多少叫喊和吵嚷声响起,一时间仿佛有千百人在外面吵闹。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奔跑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车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她的小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疑惑。
外面,
王镇正单膝跪在李隆基面前,伸手按住李隆基的嘴,泪流满面地高喊道:“殿下没气了,殿下被吐蕃人害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