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睁眼就是大唐兵变 > 第九十一章 泻火的

第九十一章 泻火的

吐蕃人的仆从军一向都是乞丐的代名词,但他们那些头人、族长、权贵的亲信兵马以及正规军都拥有极好的兵甲配备,并不逊色于唐军,只是后者的数量不会太多。

唐代前期兵制为府兵制,中后期开始则为募兵制;吐蕃人的兵制名为“桂庸”,“桂”是指以贵族、平民作为正规军,而“庸”则是指代奴隶和附庸部族,后者只能作为民夫辅兵杂役。

但对于唐军来说,吐蕃兵马依旧不够看,后者等于是拖把上沾屎打架,平日里大多是骚扰战,通常只能恶心人。

当然,如果真能弄到八千吐蕃精锐铁骑,那么王镇非常愿意放下轻视,张开双臂欢迎吐蕃同胞的归来。

受过王镇救命之恩的吐蕃人自称名叫“多吉次旦”,大概意思是长寿,除此之外没有姓,王镇觉得实在拗口,再加上最后那个字似乎要避讳......

哦,相王李旦这时候没有继位。

不过也犯不着在这里得罪相王一下,王镇深思熟虑,最后给这位吐蕃兄弟起名为王吉。

“老吉!”

王吉跟随大军出发,吃了好几天饱饭,路上也没少见荤腥,再加上每天骑马走路,身子骨一天天重新结实起来。

今日,他向王大将军请命去外面先巡视一遭,回来的时候碰上了几个相熟的士卒。

“你这是去哪儿了?”

王吉立刻翻身下马,也没仗着自己是王大将军的心腹便倨傲起来,和和气气地一一打过招呼,回答道:“我跟将军说好了,替他去外面走一圈看看情况。”

他又指了指战马身上系着的几只猎物,笑道:“外面射到的野物,给军爷们添口肉。”

和外面的兵卒们打过招呼后,王吉来到帅帐外面,耐心地等通报过后,才走进去说话。

“小的,见过主人!”

“喊我将军即可,用不着再喊什么主人。”

王镇正在看一封军中文书,这时候抬头看向他,询问道:“事情怎么样?”

“回将军的话,吐蕃大将论钦陵身死后,其弟论赞婆率部众投降大唐,受命镇守洪源谷,此后此处颇多易主,但其族众尚且存续。”

论钦陵算是吐蕃名将,战功极高,生前与其部众镇守青海一带,给大唐带来了大量战争。

但十年前,吐蕃赞普和几名权贵亲自动手,杀害大量论钦陵的党羽,以至于论钦陵最后不得不兵败自杀,其弟和族人几乎全部投靠大唐。

当时还是武周时期,武则天封其弟论赞婆为归德王、右卫大将军,守卫青海洪源谷一带,算是扼守要冲区域。

所以,按照道理来讲,论赞婆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十余年,部众也应该有不少了,就算没有八千精骑,能带出千余骑兵帮忙作战也是极好的事情。

“还有......”

王吉抬头看向王镇,用越来越熟练的汉话说道:“小人已经与论赞婆部众接上头,那边有一个小部族的头人受他的指使,愿意主动过来与您谈谈,他现在就带着几个人在大营外等候,您......”

“那就把他叫进来谈谈吧。”

王镇微微颔首,他本来目的,就是要尝试与当地所有部族建立起联系,不管以后如何,现在自然应该先接触一下,试探双方的条件和底线。

王吉离开后,张九龄一直坐在旁边帮忙处理文书,等王吉走后,他才抬起头,揉了揉发酸的脖颈,看到自家上官坐在那不知道在想什么,不由得劝说道:“王吉原本不过是在长安行乞的吐蕃人,其心思尚未可知,将军却让他去办这种事,是不是...有些不慎重?”

“但他做向导的这几日确实做的不错,把咱们平平安安带到了鄯州地界上,再往前一步就是鄯州城,但现在不急,先在这儿等几天。”

王镇对外说要和当地部族商谈,所以暂停行军,反正他也不缺钱粮,大军停顿几天就当是休整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