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的政治资本,真得去阻止这起事变的发酵——第三集团军与第四集团军的裹挟下,乌萨斯的官僚系统近乎瘫痪。
可是,在原本世界线上,维特议长可以说只是浅尝辄止的,“试图保护”魏彦吾的信使,这甚至可以说,仅仅是为了向外界表示“我已经尽力阻止”。
阻止了吗?
如阻。
其中搅动的,不仅仅是他身为政客的自私,还有……为乌萨斯皇帝效忠的自觉。以一个地球人眼光中的“正常国家”来看,议长和沙皇的行径自然让人不摸不着头脑。
但如果带入某位名义上的元首,实际上的军头的视角……
无论第三集团军是胜是负,对于沙皇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
其中,胜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了第三集团军以外,基本没有人在期待。
而如果失败?
一个幽灵,一个军头的幽灵,在泰拉大地上游荡。
以一具病躯和大炎交战的胆子没有,但以此为借口,兼并第三集团军的胆子,不仅有,还很大。
第六十五章 他们给得太多了,根本无法拒绝
“乌萨斯获得了一个重新收编第三集团军的机会。而基于可以粉饰的表象,它的人民也将因为仇恨和耻辱,把矛头对准大炎而非乌萨斯本身。”欧特回答道:“这是一种极为剑走偏锋的思路。”
刷复仇主义嘛!
欧特门清。
在某款大战略游戏中,这样不仅仅可以换取极为强力的buff,也能消除全局的侵略扩张影响,代价“不过”是土地、人民、还有威望。
在功利玩法中,这基本上等于没有任何损失,而在现实里,甚至连这些可能都不需要损失。
“表象?”凯尔希若有所思:“只要切尔诺伯格与龙门相撞,无论哪一方都有足够的资源来将事实展现为他们所需要的样子。”
欧特赞同道:“对于乌萨斯一方来说,他们需要的事实,就是龙门突袭了毫无武装的切尔诺伯格。”
对于乌萨斯明面上的决策层来说,这场“战败”是有意义的:它能将乌萨斯内部矛盾转化为仇恨,将军权重新集中到中枢。
而对于贸易导向的边境雄城,对于龙门来说……作为战争前线,哪怕大炎军队真能腾出手来,在龙门陷落前抵达,它也要亏掉裤衩。
从这个角度来说,原作剧情中,凯尔希提出交易前,老魏试图主动摧毁核心城的行动……只能说是一种死马当做活马医。
倘若任由核心城撞击龙门来换取可有可无的舆论优势,那老魏都不用等战火烧光gdp,当场就可以准备重建龙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