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524章 幸好这次,我想它不会再像错过托翁

第524章 幸好这次,我想它不会再像错过托翁

“马悦然老师您放心,只要他们不过份,我肯定不会和他们一般见识。^x^i!n·2+b_o!o,k\.*c*o/m_”

北川秀笑着点了点头,一边安抚马悦然,一边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我是一个很随和的人,日本国内的文坛环境更差,但我也很少与人起冲突,除非他们真的惹恼了我。

我想瑞典文学院的青年才俊们应该不至于愚蠢到那种程度吧?”

“不至于,不至于。”马悦然有他这句话便放心了。

学院里的贵族子弟们虽然傲慢无礼,但也个个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应该没人蠢到会去招惹北川秀这个如日中天的世界文坛翘楚。

三人闲聊之余,专程过来接北川秀去学院的豪华商务车也缓缓驶入了机场接客区。

这辆最高配置的劳斯莱斯银天使728售价200万美元,折合日元约2亿,是目前各大顶级公司招待最高地位来宾才会搬出来的顶奢商务车——

河出静子在年初也入手了一辆,目前只搭载过北川秀等日本文坛最顶级的文学家。

从后世而来的北川秀见识过更漂亮,更顶级的奢华商务车,因此对它并没太大感觉。

他更好奇的是从阿兰达国际机场开往瑞典文学院的这条歌德街。

歌德街是斯德哥尔摩市内最长的马路之一,据说当年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后,歌德来到斯德哥尔摩,就经常独自在这儿散步。

当时诺奖官方已经确认不会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歌德,早已得知此消息的一群宵小全等着看歌德的好戏。

某天下午,歌德手拿一本《浮士德》路过这条马路,那时的歌德街毗邻一个小公园,还是一条非常狭小的窄路。

独行的歌德恰好和瑞典的一名文学评论家狭路相逢,文学评论家当即嘲讽他道:“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

“而我恰恰相反。”歌德如是回答道,随后笑着退到了路旁。

因为这个小典故,在歌德屡次错过诺贝尔文学奖,最终含恨而终后,瑞典和挪威政府特意将它命名为歌德街,以此纪念和惋惜这位人类诗歌历史上都能排进前五的伟大诗人。

车子开得很慢,北川秀欣赏着歌德街的繁华景象,一旁的克努特和马悦然也说起了这个小故事。

“据说1964年拒绝领取诺贝尔文学奖的萨特老师也是因为歌德他们而拒领的。!第.一¢看~书_网\ .首¢发′”

马悦然补充了一句,毫不忌讳的在北川秀面前掀起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老底,

“当时瑞典的知名女记者波伏瓦曾就此事询问过萨特老师,萨特老师是这么回答她的,‘我深刻的认为,文学的实际性必须要凌驾于文学的荣誉性和商业价值上。

因为这些所谓的荣誉是由一部分人颁发给另一部分人的,而颁发荣誉的人,大多未曾拥有过这份荣誉。

那么他们为什么有资格颁发荣誉给他人呢?

我不认为有人有资格颁奖给托尔斯泰、卡夫卡、歌德等文学巨匠。

所以我否认一切荣誉,不仅仅是诺贝尔文学奖。

当然,非要说的话,当初评委会没有选择歌德和他的《浮士德》,这让我始终耿耿于怀’

萨特老师拒绝奖项的事一直是学院终身评委们心里的一根刺。

我们感到很难受,但又无可奈何。

说实话,回过头来,我和克努特他们也曾多次埋怨过这些不实诚的前辈们。

要是他们公正且合理的把奖项颁发给那些值得获奖的文学家,我们身为后来者就不用那么头疼了。”

“没有一个奖项是绝对公平的。”

北川秀笑着回答道,

“奖项的存在大多时候是为了造神,为了让一部分人谋利。

只不过撇开这些东西,如果奖项可以做到相对公平,让商业价值和文学价值得到统一与完美协调,这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

日本国有一个以我为名的文学奖项,它的创立之初就是为了给我的集团公司谋利,我从不否认这点。

但它的存在,也同样推动了日本文学的进步,让一大批新人拥有了曝光机会和出道可能。”

“是啊.你能理解就好。”马悦然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为了后面的这句话做铺垫,“这三年多来,诺贝尔文学奖差点就错过了你这个真正值得获奖的人。

幸好这次,我想它不会再像错过托翁、歌德他们一样错过你了。”

“哈哈,但愿如此。”北川秀听他的语气,大概猜到了瑞典文学院对《童年》的评价和看法。

这也没什么好意外的。

原历史中的高尔基也因为沙俄人的身份错过了西方文坛设立的这个终极奖项。

但从未有人否认过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拥有获奖的实力。?x·g+g¢d+x~s\.?c~o,m′

如今的北川秀早已洗去自己身上东方人的劣势,现在理亏和想和解的是诺奖官方,他根本不用担心他们再搞什么幺蛾子。

而且等《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出版,相信明年评奖时,整个世界文坛绝对找不出一个能和自己抗衡的人。

想到这儿,北川秀歪了歪脑袋,思索起1999年和200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当他开始思考时,无数记忆便清晰的涌动进他的脑海,就像那些一字一句都格外清楚的文学名著一样。

原历史中,199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德国戏剧家君特·格拉斯,他的诗歌和剧本都有非常浓郁的政治气息,被称为“政治诗人”,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其实并不高。

君特能获奖,一是得益于当时诺奖有往戏剧文学靠拢的倾向,一连四届得主都是戏剧家,一是靠德国官方不遗余力的吹捧。

2006年9月,他在德国出版了自传回忆录《剥洋葱》。

由于他在此书中令人震惊地自述曾在青年时代为nc党卫队效力,君特一度成为文学界的众矢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