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外贸员 > 第33章

第33章

陈淑娜跟贾勇商量着说:“有个突发情况。王晗从黄牛手里低价搞到半个服装展位。服装也是一个出口大项,我舍不得放弃。我在河北有一家合作工厂,做出口工作服的。他们愿意过来参展,展位费也由他们承担。咱们公司做出口代理。但是签约得咱们公司签,不然统计不到咱们在本届广交会的出口成交额中。所以我得把刘明英调过去配合签约,这边留你一个人行吗?”

贾勇看着人头攒动的特展展厅,有些犹豫地说:“我担心我一个人看不过来。人太多了。我怕别人把东西碰了。张志强能不能过来帮帮忙?”

陈淑娜没有说话。她为难地咬起嘴唇,低下头沉思起来。

于建学本来就不乐意带着张志强来广州,他站在陈淑娜身后冲贾勇摆着手,气不打一处来地说:“甭提了,一下飞机就被他一帮狐朋狗友接走了,到现在也见不着他人影。”

周宇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从人群中冒了出来,他听见于建学的话,有点不怀好意地笑着说:“昨天小张就没有回酒店。我还怕他乱跑,没敢让他跟贾勇一起住,特地把他的房间安排在咱们酒店里,让他跟咱们住在一起。他给我打电话说,让我把他的房间退了。他说,这几天他都不过来和咱们一起住,可以给公司省几天住宿费。”

陈淑娜原来打算在广州通过张志强接触一些新的业务关系,现在看来这个愿望落空了。她有一点儿后悔当初没听于建学的话。她歉意地看了看于建学,不耐烦地对周宇说:“现在谁还顾得上他啊,他爱干嘛干嘛吧。”

周宇好心劝陈淑娜说:“你把他借调到业务三部,他要是在广州走丢了,你可不好交待。”

陈淑娜表情冷漠地说:“一个在广州上了四年大学的大小伙子,我还担心他走丢了?我成什么了?幼儿园阿姨啊?”

周宇一看陈淑娜不高兴了,也就不说话了。

贾勇看出来陈淑娜这个时候是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体谅地说:“您安排刘姐去吧,这边我盯着,有什么事我随时向您汇报。”

陈淑娜看着解了她燃眉之急的贾勇,满意地说:“那这边展位你就多辛苦辛苦。你记住,别的展品都在其次,关键是这两面翡翠屏风,一定要看好喽。你这个展位上其他的展品加在一块儿也抵不上这一面翡翠屏风。一定不能离开你的视线,就是上厕所,你也要把它们取下来,装箱,随身携带。”

陈淑娜这边嘱咐完贾勇,又把刘明英拉到一边安排起服装展位的工作。

康乐今天也穿了一身高档西装,跟着陈淑娜一行进了展厅。他这套西装是今年香港流行款式的男装,好多香港客商都穿着这款西装出现在展馆里。人家穿这身西装精神得像走台的模特,康乐穿上这身西装像给香港老板开车的司机。

贾勇没见过康乐穿西装。觉得他穿西装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别扭。他这人穿再好的西装,也改不了乡镇企业家撸袖子干活儿的习惯。一来到展位前,他就蹲在地上,撸起袖子,整理他的料器盆景,那稀罕劲就跟见到他亲闺女一样,。

料器的花枝是用铁丝包裹了涂料做成的。在运输的过程中,为了节约空间,花枝被归拢在一起的。贾勇和刘明英布置展位的时候,只是简单地把原来拢在一起的花枝掰开,没什么造型,更谈不上艺术感。

康乐知道,贾勇和刘明英没接触过料器,没有责怪他们。他自己动手,按照工艺师的设计,逐个地给料器整理造型。他虽然不是专业的工艺师,但毕竟跟料器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耳濡目染,看也看会了。

料器盆景经康乐的手一收拾,效果果然不同。原来看着像长安街边逢年过节拼字用的盆花,康乐拾掇过后,像是中山公园菊花屋里的盆景了。一个用过即扔,一个有专人像宝贝一样侍弄。

康乐等陈淑娜跟贾勇交待完工作,他见缝插针地跟贾勇说:“贾勇,你怎么把我的样品都摆在下面了?你这么摆,客商还以为是装饰盆景呢。人家谁会想到这是可以定货的样品?我的产品还怎么成交啊?”

贾勇赶紧带着歉意安抚康乐说:“我马上处理。您看这样好不好,我在每一盆料器样品上挂上一张货号标签,然后再把您做的样品册往边上一放。这样人家就知道咱们这是样品不是装饰品了。您看行吗?”

康乐想了想说:“这是一个办法。另外,我觉得你可以在上面几层玉器中,穿插摆几件料器,这样对玉器的展示效果也有帮助。都摆玉器,太单调了。都是好东西,都是精品,放在一起就不显好了,精品把精品就比下去了。”

贾勇连声称是。他转过头想让刘明英帮忙去买些标签的时候,看见陈淑娜带着刘明英正往展厅外面走,于建学和王晗也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他们俩还僵着,彼此不说话。再找周宇,也不见了踪影。

贾勇正不知道找谁帮忙去买样品标签的时候,康乐主动请缨说:“你这里事太多,走不开,我去买。你琢磨着怎么帮我多摆几盆料器吧。”

康乐刚一转身,就被两个保安员拦在了贾勇面前。

一个保安员严肃地问康乐:“你的证件呢?”

贾勇心里一惊。今天是广交会正式展览的第一天,展馆加强了安保措施。刚才康乐和陈淑娜、于建学、王晗一起进来的时候,贾勇就注意到,他们没有按照展览公司的要求,把参展人员工作证佩戴在外衣左胸位置上。

按照展览公司的规定,一个展位可以配备两个工作人员。算上那半个服装展位,华艺公司顶多有三个参展人员工作证,这么多人进展馆根本不够用的。贾勇估计他们是找熟人带进来的。

贾勇咬着嘴唇,准备硬着头皮跟保安员解释说,康乐是华艺公司的厂家供应商,来帮助布置展览的,看看他们能不能给机会通融一下。

贾勇刚要说话,康乐就给他使了一个眼色制止了他。康乐不慌不忙地掀开他的高档西装,把自己皮带上挂着的客商证件亮了出来。

保安员拿过那个证件,核对了上面的照片。可他们怎么也不相信康乐会是一个海外华人客商。

别说保安员不相信,换了谁也不会相信。康乐一个从十七岁开始做村支书的人,在乡镇企业干了二十年,气质上跟海外华人客商差距太大了。

保安员说:“请出示你的护照。”

康乐大大方方地取出他的中国护照递给保安员。

保安员核对了护照上的照片后说:“客商证件是颁发给外籍人员的,你怎么会有客商证件?”

康乐理直气壮地说:“我是香港公司的中方雇员。我有香港公司向展览公司申请客商证件的信函。”

说着,康乐掏出一张信函交给保安员。

保安员看着用英文写的信函,说:“这个我们需要确认,请你跟我们到安保中心走一趟。”

康乐一听还要带他去安保中心,也有一点儿紧张。他故作镇定,看着贾勇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然后跟保安员说:“好吧,我跟你们走。”

康乐就这样像一个伪造证件的嫌疑人一样,被两个保安员一左一右夹着,从贾勇身边带走了。

这个时候,展位上只有贾勇一个人,他身边一个认识的人也没有。他想去找陈淑娜想办法,又不知道她在哪里。就是贾勇知道陈淑娜大概在服装展厅里,展位上没有人,他也离不开。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贾勇有一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他一下就急出了一身冷汗。

贾勇在展位上,一边应付着客商的询价,一边不停地看着手表,盼着陈淑娜他们三个人能赶紧转回来。可他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一个小时后,康乐抓着一把样品标签自己回来了。

康乐看着一直为他捏着一把汗的贾勇,安慰他说:“没事儿。香港公司是真的,信函也是真的。公司的老板是王晗的朋友。他证明我和陈淑娜他们仨都是他在大陆的雇员,给我们申请了广交会的客商证件。就是香港公司不给我们发薪水而已。我们可以解释说,我们的薪酬制度执行的是佣金制,这个展览公司也无处查证,手续上没毛病,你别担心。”

贾勇摸着自己的脑袋,承认说:“吓坏我了,我真怕他们给您定一个伪造证件的罪名。我想去找陈经理想办法,这里又离不开人。急出我一身冷汗。”

康乐摆起老资格说:“你一个外贸员,什么出乎意料的事都可能碰上,你得适应。你还是锻炼的少。你看我,十几岁就一个人走南闯北了。让人家把我当成盲流逮起来,都不知道多少次了。怎么着?我不是好好的吗?”

贾勇惊讶地问:“您不紧张吗?”

康乐有些尴尬地反问:“你看出我紧张了吗?”

贾勇不好意思说,嘿嘿一笑。

康乐自我解嘲地说:“紧张还是有一点儿紧张的。毕竟,大庭广众之下,被两个保安押走,让人觉得不是什么好事。”

展览刚开始的时候,看的人多,询价的人也多,其中一些人流露出成交的意愿,但大多数人还想再多比较比较,或是等着卖家把价格再降一降。

有那么几拨人很引人关注。其中一拨人,为首的是一个香港人,矮胖子,留着长发,蓄着大胡子,脖子上戴着一条像狗链一样粗的项链,垂在前胸。他穿一件黑色短袖t恤衫,白色纱裤,外面披一件白纱大氅。走起路来,白大氅飘起来,有点儿像金庸笔下的武侠。

每次来,他都像要把整个展厅的展品都买下一样,逐一的询价,让秘书做笔记,和厂家交换名片。他瘦小的女秘书,抱着一个黑色大笔记本,每问询一个厂家的报价就交换一张名片,然后把名片用订书器订在记录报价的笔记本册页的右上角。本来就很厚的笔记本,加了名片,变得更加厚重。

香港人虽胖,动作却灵活。他时不时地故意紧走几步,带起一阵风,让轻薄的白纱大氅飘起来,营造出一种凛然掌控全局的气势。穿高跟鞋、西装短裙的女秘书迈着碎步哒哒哒地跟在旁边,忙得不亦乐乎。

这个大胡子香港人已经来过展厅好几次了。他每次来,身后都跟了一帮人。这些人大部分是参展商的工作人员,他们跟着大胡子一路走过来,就为了从大胡子香港人和其他厂家的交谈中,了解到报价信息和大胡子香港人的谈判策略。

其中也有自称是大胡子香港人的代理人的,他们在大胡子香港人和厂家之间联络走动,通过帮衬香港人砍价拿佣金。那些远道而来带着大件展品的参展商,他们不想把大件展品回运的想法谁都看得出来。他们一次一次地应付着香港人和所谓代理人的轮番砍价。看到这些参展商被逼到墙角的样子,贾勇真为他们感到难受。

大胡子香港人也到贾勇的展位上来过几次。每一次,贾勇都爱搭不理地按最高的价格报。大胡子香港人觉得贾勇小看了他的实力,就给他的女秘书做个手势,让女秘书跟贾勇解释一下。

忙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女秘书,用香港口音很重的普通话,做着要把整个展台上的工艺品包圆的手势,表情夸张地跟贾勇一字一顿地解释说:“我们要很大量的货。你能不能考虑给我们一个折扣?”

贾勇没好气地说:“我们这种工艺精品没有很大的量。卖一件少一件,不降价。”

大胡子香港人只好深表遗憾地摇着头用香港话问:“没得谈?”

贾勇面无表情地用普通话说:“没的谈。”

大胡子香港人只好带着女秘书悻悻地走开了。跟在他们身后的其他厂家的工作人员,听到贾勇和大胡子香港人这么谈生意,都流露出既惊讶又佩服的神情。他们中有人问贾勇:“你真不降价?”

贾勇毫不含糊地说:“不降。大不了,带回去。货卖识家。”

展览开始以来,成交情况最好的还是骨雕展位。从展览的第一天起,就不断有客商签合同下订单。忙得骨雕展位上的两个姑娘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她们上厕所都要跑着去,跑着回来。

贾勇发现,到骨雕展位上签约的都是外籍客户,没有香港中间商。外籍客商不喜欢绿色的玉,特别是绿得有些发黑的玉。他们不能理解中国人讲究的,玉的圆润。他们喜欢拿玉和钻石比较,再好的玉,通透性也不可能和钻石比。

中国人喜欢的恰恰是玉的半透明的特点。玉的半透明反应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含蓄的为人处事之道。钻石的通透性更能够迎合西方人直截了当的做事方法。但是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喜爱洁白的象牙。走进工艺品特展展厅的西方人无不赞叹骨雕摆件的精美。他们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是象牙吗?”

从正式开展的第一天起,骨雕展位上烫发姑娘的穿着,就更加讲究了。她穿了一身黑色短袖旗袍,戴着大颗粒的白珍珠项链和白珍珠耳环,更衬托出她婀娜的身材,明亮的眼睛,粉白的肌肤。她往骨雕展台前一站,就像展商特地请来的模特。烫发姑娘仿佛是工艺品特展展厅里最鲜活灵动的一件展品,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让大胖子香港人询价搞得心情烦闷的贾勇,一看到烫发姑娘心情就舒畅了许多。贾勇在心里自己宽慰自己说,就算一件展品也卖不出去,在这里看十五天的模特表演也算不虚此行了。

扎马尾辫的女孩还是穿着牛仔裤、运动鞋,只是每天都换不同的衬衫。两个姑娘在展位上不停地跟一拨拨的客户解释:“这是仿象牙工艺品。”

客商们问:“这个没有贸易限制吧?”

姑娘们说:“这是用牛骨制作的,没有贸易限制。”

一听说没有贸易限制,客商就凑上前细看。有的客商看到骨雕摆件里做工精巧的人物造型会问:“在长途运输中怎么保证不会损坏?”

姑娘们会拿出准备好的印制精美的宣传册,向客商展示产品的制作工艺和包装方式,打消客商的顾虑。很多客商听完姑娘们的解释,就会从公文包中拿出卷尺,丈量自己感兴趣的骨雕摆件的大小。

有的客商觉得尺寸不合适,会跟姑娘们讲,自己准备把骨雕摆件陈列在什么位置,需要多大尺寸的骨雕摆件,问可不可以定制。姑娘们也会提出自己关于产品定制时在设计方面的建议。经过姑娘们和客商的反复商量,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然后签约。到签约的时候,姑娘们会把工作交给其他同事,自己去接待新来的客商。

在展厅中央的骨雕展位,本身就占据了两个展位的面积。按照会务安排,他们有两张谈判桌,八把椅子。即便如此,他们的椅子还是不够用。

每一次需要借椅子的时候,烫发姑娘都看着贾勇,小声跟马尾辫姑娘耳语几句。马尾辫姑娘仗着曾经借给贾勇平板推车的交情,理所当然地跑过来借椅子。贾勇总是很大方地把椅子借给她们。

马尾辫姑娘麻利地搬着椅子回骨雕展位的时候,站在骨雕展位里的烫发姑娘会向贾勇又充满感激,又不好意思地,微微一笑。那一笑真是千娇百媚。贾勇心想,就为这一笑,这椅子借的值了。

康乐就这样像一个伪造证件的嫌疑人一样,被两个保安员一左一右夹着,从贾勇身边带走了。

这个时候,展位上只有贾勇一个人,他身边一个认识的人也没有。他想去找陈淑娜想办法,又不知道她在哪里。就是贾勇知道陈淑娜大概在服装展厅里,展位上没有人,他也离不开。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贾勇有一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他一下就急出了一身冷汗。

贾勇在展位上,一边应付着客商的询价,一边不停地看着手表,盼着陈淑娜他们三个人能赶紧转回来。可他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一个小时后,康乐抓着一把样品标签自己回来了。

康乐看着一直为他捏着一把汗的贾勇,安慰他说:“没事儿。香港公司是真的,信函也是真的。公司的老板是王晗的朋友。他证明我和陈淑娜他们仨都是他在大陆的雇员,给我们申请了广交会的客商证件。就是香港公司不给我们发薪水而已。我们可以解释说,我们的薪酬制度执行的是佣金制,这个展览公司也无处查证,手续上没毛病,你别担心。”

贾勇摸着自己的脑袋,承认说:“吓坏我了,我真怕他们给您定一个伪造证件的罪名。我想去找陈经理想办法,这里又离不开人。急出我一身冷汗。”

康乐摆起老资格说:“你一个外贸员,什么出乎意料的事都可能碰上,你得适应。你还是锻炼的少。你看我,十几岁就一个人走南闯北了。让人家把我当成盲流逮起来,都不知道多少次了。怎么着?我不是好好的吗?”

贾勇惊讶地问:“您不紧张吗?”

康乐有些尴尬地反问:“你看出我紧张了吗?”

贾勇不好意思说,嘿嘿一笑。

康乐自我解嘲地说:“紧张还是有一点儿紧张的。毕竟,大庭广众之下,被两个保安押走,让人觉得不是什么好事。”

展览刚开始的时候,看的人多,询价的人也多,其中一些人流露出成交的意愿,但大多数人还想再多比较比较,或是等着卖家把价格再降一降。

有那么几拨人很引人关注。其中一拨人,为首的是一个香港人,矮胖子,留着长发,蓄着大胡子,脖子上戴着一条像狗链一样粗的项链,垂在前胸。他穿一件黑色短袖t恤衫,白色纱裤,外面披一件白纱大氅。走起路来,白大氅飘起来,有点儿像金庸笔下的武侠。

每次来,他都像要把整个展厅的展品都买下一样,逐一的询价,让秘书做笔记,和厂家交换名片。他瘦小的女秘书,抱着一个黑色大笔记本,每问询一个厂家的报价就交换一张名片,然后把名片用订书器订在记录报价的笔记本册页的右上角。本来就很厚的笔记本,加了名片,变得更加厚重。

香港人虽胖,动作却灵活。他时不时地故意紧走几步,带起一阵风,让轻薄的白纱大氅飘起来,营造出一种凛然掌控全局的气势。穿高跟鞋、西装短裙的女秘书迈着碎步哒哒哒地跟在旁边,忙得不亦乐乎。

这个大胡子香港人已经来过展厅好几次了。他每次来,身后都跟了一帮人。这些人大部分是参展商的工作人员,他们跟着大胡子一路走过来,就为了从大胡子香港人和其他厂家的交谈中,了解到报价信息和大胡子香港人的谈判策略。

其中也有自称是大胡子香港人的代理人的,他们在大胡子香港人和厂家之间联络走动,通过帮衬香港人砍价拿佣金。那些远道而来带着大件展品的参展商,他们不想把大件展品回运的想法谁都看得出来。他们一次一次地应付着香港人和所谓代理人的轮番砍价。看到这些参展商被逼到墙角的样子,贾勇真为他们感到难受。

大胡子香港人也到贾勇的展位上来过几次。每一次,贾勇都爱搭不理地按最高的价格报。大胡子香港人觉得贾勇小看了他的实力,就给他的女秘书做个手势,让女秘书跟贾勇解释一下。

忙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女秘书,用香港口音很重的普通话,做着要把整个展台上的工艺品包圆的手势,表情夸张地跟贾勇一字一顿地解释说:“我们要很大量的货。你能不能考虑给我们一个折扣?”

贾勇没好气地说:“我们这种工艺精品没有很大的量。卖一件少一件,不降价。”

大胡子香港人只好深表遗憾地摇着头用香港话问:“没得谈?”

贾勇面无表情地用普通话说:“没的谈。”

大胡子香港人只好带着女秘书悻悻地走开了。跟在他们身后的其他厂家的工作人员,听到贾勇和大胡子香港人这么谈生意,都流露出既惊讶又佩服的神情。他们中有人问贾勇:“你真不降价?”

贾勇毫不含糊地说:“不降。大不了,带回去。货卖识家。”

展览开始以来,成交情况最好的还是骨雕展位。从展览的第一天起,就不断有客商签合同下订单。忙得骨雕展位上的两个姑娘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她们上厕所都要跑着去,跑着回来。

贾勇发现,到骨雕展位上签约的都是外籍客户,没有香港中间商。外籍客商不喜欢绿色的玉,特别是绿得有些发黑的玉。他们不能理解中国人讲究的,玉的圆润。他们喜欢拿玉和钻石比较,再好的玉,通透性也不可能和钻石比。

中国人喜欢的恰恰是玉的半透明的特点。玉的半透明反应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含蓄的为人处事之道。钻石的通透性更能够迎合西方人直截了当的做事方法。但是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喜爱洁白的象牙。走进工艺品特展展厅的西方人无不赞叹骨雕摆件的精美。他们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是象牙吗?”

从正式开展的第一天起,骨雕展位上烫发姑娘的穿着,就更加讲究了。她穿了一身黑色短袖旗袍,戴着大颗粒的白珍珠项链和白珍珠耳环,更衬托出她婀娜的身材,明亮的眼睛,粉白的肌肤。她往骨雕展台前一站,就像展商特地请来的模特。烫发姑娘仿佛是工艺品特展展厅里最鲜活灵动的一件展品,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让大胖子香港人询价搞得心情烦闷的贾勇,一看到烫发姑娘心情就舒畅了许多。贾勇在心里自己宽慰自己说,就算一件展品也卖不出去,在这里看十五天的模特表演也算不虚此行了。

扎马尾辫的女孩还是穿着牛仔裤、运动鞋,只是每天都换不同的衬衫。两个姑娘在展位上不停地跟一拨拨的客户解释:“这是仿象牙工艺品。”

客商们问:“这个没有贸易限制吧?”

姑娘们说:“这是用牛骨制作的,没有贸易限制。”

一听说没有贸易限制,客商就凑上前细看。有的客商看到骨雕摆件里做工精巧的人物造型会问:“在长途运输中怎么保证不会损坏?”

姑娘们会拿出准备好的印制精美的宣传册,向客商展示产品的制作工艺和包装方式,打消客商的顾虑。很多客商听完姑娘们的解释,就会从公文包中拿出卷尺,丈量自己感兴趣的骨雕摆件的大小。

有的客商觉得尺寸不合适,会跟姑娘们讲,自己准备把骨雕摆件陈列在什么位置,需要多大尺寸的骨雕摆件,问可不可以定制。姑娘们也会提出自己关于产品定制时在设计方面的建议。经过姑娘们和客商的反复商量,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然后签约。到签约的时候,姑娘们会把工作交给其他同事,自己去接待新来的客商。

在展厅中央的骨雕展位,本身就占据了两个展位的面积。按照会务安排,他们有两张谈判桌,八把椅子。即便如此,他们的椅子还是不够用。

每一次需要借椅子的时候,烫发姑娘都看着贾勇,小声跟马尾辫姑娘耳语几句。马尾辫姑娘仗着曾经借给贾勇平板推车的交情,理所当然地跑过来借椅子。贾勇总是很大方地把椅子借给她们。

马尾辫姑娘麻利地搬着椅子回骨雕展位的时候,站在骨雕展位里的烫发姑娘会向贾勇又充满感激,又不好意思地,微微一笑。那一笑真是千娇百媚。贾勇心想,就为这一笑,这椅子借的值了。

康乐就这样像一个伪造证件的嫌疑人一样,被两个保安员一左一右夹着,从贾勇身边带走了。

这个时候,展位上只有贾勇一个人,他身边一个认识的人也没有。他想去找陈淑娜想办法,又不知道她在哪里。就是贾勇知道陈淑娜大概在服装展厅里,展位上没有人,他也离不开。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贾勇有一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他一下就急出了一身冷汗。

贾勇在展位上,一边应付着客商的询价,一边不停地看着手表,盼着陈淑娜他们三个人能赶紧转回来。可他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一个小时后,康乐抓着一把样品标签自己回来了。

康乐看着一直为他捏着一把汗的贾勇,安慰他说:“没事儿。香港公司是真的,信函也是真的。公司的老板是王晗的朋友。他证明我和陈淑娜他们仨都是他在大陆的雇员,给我们申请了广交会的客商证件。就是香港公司不给我们发薪水而已。我们可以解释说,我们的薪酬制度执行的是佣金制,这个展览公司也无处查证,手续上没毛病,你别担心。”

贾勇摸着自己的脑袋,承认说:“吓坏我了,我真怕他们给您定一个伪造证件的罪名。我想去找陈经理想办法,这里又离不开人。急出我一身冷汗。”

康乐摆起老资格说:“你一个外贸员,什么出乎意料的事都可能碰上,你得适应。你还是锻炼的少。你看我,十几岁就一个人走南闯北了。让人家把我当成盲流逮起来,都不知道多少次了。怎么着?我不是好好的吗?”

贾勇惊讶地问:“您不紧张吗?”

康乐有些尴尬地反问:“你看出我紧张了吗?”

贾勇不好意思说,嘿嘿一笑。

康乐自我解嘲地说:“紧张还是有一点儿紧张的。毕竟,大庭广众之下,被两个保安押走,让人觉得不是什么好事。”

展览刚开始的时候,看的人多,询价的人也多,其中一些人流露出成交的意愿,但大多数人还想再多比较比较,或是等着卖家把价格再降一降。

有那么几拨人很引人关注。其中一拨人,为首的是一个香港人,矮胖子,留着长发,蓄着大胡子,脖子上戴着一条像狗链一样粗的项链,垂在前胸。他穿一件黑色短袖t恤衫,白色纱裤,外面披一件白纱大氅。走起路来,白大氅飘起来,有点儿像金庸笔下的武侠。

每次来,他都像要把整个展厅的展品都买下一样,逐一的询价,让秘书做笔记,和厂家交换名片。他瘦小的女秘书,抱着一个黑色大笔记本,每问询一个厂家的报价就交换一张名片,然后把名片用订书器订在记录报价的笔记本册页的右上角。本来就很厚的笔记本,加了名片,变得更加厚重。

香港人虽胖,动作却灵活。他时不时地故意紧走几步,带起一阵风,让轻薄的白纱大氅飘起来,营造出一种凛然掌控全局的气势。穿高跟鞋、西装短裙的女秘书迈着碎步哒哒哒地跟在旁边,忙得不亦乐乎。

这个大胡子香港人已经来过展厅好几次了。他每次来,身后都跟了一帮人。这些人大部分是参展商的工作人员,他们跟着大胡子一路走过来,就为了从大胡子香港人和其他厂家的交谈中,了解到报价信息和大胡子香港人的谈判策略。

其中也有自称是大胡子香港人的代理人的,他们在大胡子香港人和厂家之间联络走动,通过帮衬香港人砍价拿佣金。那些远道而来带着大件展品的参展商,他们不想把大件展品回运的想法谁都看得出来。他们一次一次地应付着香港人和所谓代理人的轮番砍价。看到这些参展商被逼到墙角的样子,贾勇真为他们感到难受。

大胡子香港人也到贾勇的展位上来过几次。每一次,贾勇都爱搭不理地按最高的价格报。大胡子香港人觉得贾勇小看了他的实力,就给他的女秘书做个手势,让女秘书跟贾勇解释一下。

忙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女秘书,用香港口音很重的普通话,做着要把整个展台上的工艺品包圆的手势,表情夸张地跟贾勇一字一顿地解释说:“我们要很大量的货。你能不能考虑给我们一个折扣?”

贾勇没好气地说:“我们这种工艺精品没有很大的量。卖一件少一件,不降价。”

大胡子香港人只好深表遗憾地摇着头用香港话问:“没得谈?”

贾勇面无表情地用普通话说:“没的谈。”

大胡子香港人只好带着女秘书悻悻地走开了。跟在他们身后的其他厂家的工作人员,听到贾勇和大胡子香港人这么谈生意,都流露出既惊讶又佩服的神情。他们中有人问贾勇:“你真不降价?”

贾勇毫不含糊地说:“不降。大不了,带回去。货卖识家。”

展览开始以来,成交情况最好的还是骨雕展位。从展览的第一天起,就不断有客商签合同下订单。忙得骨雕展位上的两个姑娘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她们上厕所都要跑着去,跑着回来。

贾勇发现,到骨雕展位上签约的都是外籍客户,没有香港中间商。外籍客商不喜欢绿色的玉,特别是绿得有些发黑的玉。他们不能理解中国人讲究的,玉的圆润。他们喜欢拿玉和钻石比较,再好的玉,通透性也不可能和钻石比。

中国人喜欢的恰恰是玉的半透明的特点。玉的半透明反应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含蓄的为人处事之道。钻石的通透性更能够迎合西方人直截了当的做事方法。但是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喜爱洁白的象牙。走进工艺品特展展厅的西方人无不赞叹骨雕摆件的精美。他们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是象牙吗?”

从正式开展的第一天起,骨雕展位上烫发姑娘的穿着,就更加讲究了。她穿了一身黑色短袖旗袍,戴着大颗粒的白珍珠项链和白珍珠耳环,更衬托出她婀娜的身材,明亮的眼睛,粉白的肌肤。她往骨雕展台前一站,就像展商特地请来的模特。烫发姑娘仿佛是工艺品特展展厅里最鲜活灵动的一件展品,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让大胖子香港人询价搞得心情烦闷的贾勇,一看到烫发姑娘心情就舒畅了许多。贾勇在心里自己宽慰自己说,就算一件展品也卖不出去,在这里看十五天的模特表演也算不虚此行了。

扎马尾辫的女孩还是穿着牛仔裤、运动鞋,只是每天都换不同的衬衫。两个姑娘在展位上不停地跟一拨拨的客户解释:“这是仿象牙工艺品。”

客商们问:“这个没有贸易限制吧?”

姑娘们说:“这是用牛骨制作的,没有贸易限制。”

一听说没有贸易限制,客商就凑上前细看。有的客商看到骨雕摆件里做工精巧的人物造型会问:“在长途运输中怎么保证不会损坏?”

姑娘们会拿出准备好的印制精美的宣传册,向客商展示产品的制作工艺和包装方式,打消客商的顾虑。很多客商听完姑娘们的解释,就会从公文包中拿出卷尺,丈量自己感兴趣的骨雕摆件的大小。

有的客商觉得尺寸不合适,会跟姑娘们讲,自己准备把骨雕摆件陈列在什么位置,需要多大尺寸的骨雕摆件,问可不可以定制。姑娘们也会提出自己关于产品定制时在设计方面的建议。经过姑娘们和客商的反复商量,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然后签约。到签约的时候,姑娘们会把工作交给其他同事,自己去接待新来的客商。

在展厅中央的骨雕展位,本身就占据了两个展位的面积。按照会务安排,他们有两张谈判桌,八把椅子。即便如此,他们的椅子还是不够用。

每一次需要借椅子的时候,烫发姑娘都看着贾勇,小声跟马尾辫姑娘耳语几句。马尾辫姑娘仗着曾经借给贾勇平板推车的交情,理所当然地跑过来借椅子。贾勇总是很大方地把椅子借给她们。

马尾辫姑娘麻利地搬着椅子回骨雕展位的时候,站在骨雕展位里的烫发姑娘会向贾勇又充满感激,又不好意思地,微微一笑。那一笑真是千娇百媚。贾勇心想,就为这一笑,这椅子借的值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