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快速扩张的同时,一些剧本内容存在血腥恐怖元素的问题也引起关注。
2021年11月9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公告,就《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12]
2021年11月,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研究起草的《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对外发布(以下简称《规定》)。其中明确规定了“剧本”中禁止出现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等内容,同时还规定密室剧本杀行业经营单位应对经营中使用的剧本开展自审并备案。[13] [14] 近日,上海市文旅局向社会公布了《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上海成为全国首个将剧本杀纳入备案管理的城市。[15]
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以及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旨在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20]
2023年4月,为进一步加强剧本娱乐管理,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起草了《剧本娱乐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剧本娱乐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剧本娱乐活动应当设置适龄提示,其使用的剧本应当标明适龄范围;除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剧本娱乐活动;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剧本娱乐活动,不得允许未成年人参与;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参与剧本娱乐活动的,应当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陪同。对难以判明是否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25] [24]
2021年10月,长沙鑫梦境公司率先在全国发动了对其剧本《病娇男孩的精分日记》的维权行动。据其律师介绍,这是国内首批“剧本杀”维权案。微信小程序、淘宝网店等多个平台的盗版剧本杀店家被告上法庭。2022年4月,湖南长沙天心区人民法院判令侵权《日记》的网店赔偿原告损失1.2万元。承办法官介绍,“剧本杀”虽然只是个游戏,侵权技术门槛低,但具有一定独创性,应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相关法律专家表示,此次诉讼维权,对于尊重版权、保护原创有明显意义。[17]新华社:变味的“剧本杀”
“剧本杀”“密室逃脱”“沉浸式体验馆”……这些场所主要经营一种以案情推理为内容的游戏,是不少都市年轻人所喜爱的一种社交方式。但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少数一些商家开始在游戏内容、场景设置等环节宣扬暴力、灵异,以此为商业噱头吸引年轻人,引发公众担忧。
心理专家表示,“剧本杀”的剧本及剧情的引导很重要,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来给参加者赋以正能量。心理学上的心理剧、角色扮演等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剧本杀”。正能量的“剧本杀”对参与者释放精神压力、丰富想像力、加强人际沟通具有积极意义,但如果内容过于恐怖刺激,参与者又没有一定辨别能力,例如未成年人沉迷其中,反而会造成参与者现实和剧情的角色混淆,产生心理问题。(新华社 评)[5]
杨先生表示,自己最开始玩剧本杀是出于社交需要,“通过游戏能够认识新朋友,剧本杀对新手玩家是比较友好的,玩家不会在游戏结束之前,被提前淘汰掉。参与感一直都在,就能保证玩家群体不断扩大。”
线上的游戏体验感并不被部分玩家和线下的店家看好。“实景质量有限的店都会影响玩家的代入感,更何况线上纯靠推理的玩法。”杨先生认为,线上形式无法带给剧本杀玩家所需要的环境氛围和交流感,剧本杀需要实际的场地。[1]
剧本的情感和背后的立意是剧本杀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剧本立意开始涉及自然资源保护、沉迷网络游戏、儿童走失、善用法律等多个社会话题。
随着剧本杀管理新规的出台,整个行业将迈入强监管时代,业内看来,剧本杀将告别野蛮生长,迎来规范发2022年7月,上海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总队通过网络巡查发现,电商平台上出现了一些价格远低于市场价的“剧本杀”游戏剧本作品。例如,一款官方发行价在500元左右的普通盒装本,某网店打着“1:1复刻”的宣传标语,以50元左右的价格对外销售,存在侵权嫌疑。[22]
2022年12月,上海公安机关联合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在浙、冀、鲁、苏、陕、辽、桂等全国7省9地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成功侦破全国首例侵犯“剧本杀”著作权案,抓获盗版印刷、网络分销、线下门店等全环节犯罪嫌疑人39名,查处盗版剧本生产工厂3家,捣毁仓储、销售窝点15处,查获待销售的盗版“剧本杀”盒装剧本8万余盒,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22]
2023年6月25日,上海首例盗版“剧本杀”侵犯著作权案宣判,苏某某、林某某二人对外销售盗版“剧本杀”盒装剧本共计人民币475万余元。公安机关在其生产、仓储场所内查封尚未销售的各类“剧本杀”盒装剧本97种,共计4万余盒,待销售金额达人民币320万余元。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采纳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指控的全部犯罪事实和量刑建议,判处苏某某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与其犯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判处林某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判处杨某某、鲍某某等7人有期徒刑二年至一年不等,均适用缓刑,并处罚金。该案9名被告人均自愿认罪认罚。[27]展。[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