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最后一天,他们一早就去了地坛。
他们昨晚玩的太晚,两个人都很困。从野生动物园回来后,吃饭时又排了很久的位,尽管林襄一再说自己吃什么都行,他们还是坚持要带她吃老北京涮羊肉,说毕竟难得来一回,怎么能不吃涮羊肉呢。
后面他们还意犹未尽,又带着她去KTV唱歌,最后一直玩到了快12点,他们才回去。
地坛在旅游景点众多的北京并不算什么热门景点,杨峰本来没准备带她去地坛。但他之前问林襄想去哪玩,她没有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想到那篇著名的课文《我与地坛》,于是随口说了句地坛,所以他特地把地坛安排到了第三天。
比起前两天各个景区的人山人海,地坛显得有些冷清了。
这里更像是个休闲公园,游客匆匆来,然后又匆匆去,公园里倒是还有一些老人在锻炼,打太极拳之类的。
地坛是古代皇帝祭祀的地方,他们沿着地坛走了一圈,发现所有的祭坛都大门紧锁,游人止步,只能从门的缝隙中看到祭坛的样子,找不到任何史铁生描绘的场景。
他们在公园里慢慢走着,旁边走过两个大姐,正闲聊着:“这些门现在都关着,什么都看不了,以前这些地方随便进的,门根本不关。”她停顿了一会,然后继续补充道:“不过是我小时候。”
林襄和杨峰听了,无奈地对视一笑。
他们在公园里找了个长椅坐了下来,这几天的天气一直都很好,阳光明媚和煦,林襄坐在长椅上,伸了个懒腰,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怎么样?会不会觉得这里有点无聊。”杨峰问她。
“无聊倒还好,就这样慢慢走走停停,吹吹风也挺不错的,就是地坛跟我想象中有点不太一样了。”她想了想,回答道。
“你说的是不一样是跟史铁生写的不一样对吧?我就记得什么琉璃,什么老柏树。”杨峰说道。
“你竟然还记得这一段,我还以为你语文课都是不听讲的。”林襄嘲笑他说,然后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背过这一段”,毕竟高中的作业都写不完,没人会把精力放在不考的内容上。
“我与地坛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削蚀了古殿颜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俞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这段不考吧,我记得当时要考的都是一些古诗词啊。”杨峰说。
“是啊,不考,但当时语文老师讲这一段讲了很久,说写的很好。我也觉得这一段话写的很美。就是那种荒凉又有生机的美,所以我特地背了一下,毕竟这一段也不长,还是很好记的。”她回答说。
“哈哈,语文老师讲的时候我没认真听,但刚刚听你说起来,感觉很美。”杨峰想了想,然后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
“现在的琉璃是新的,宫殿的颜色也都很鲜艳,也没有野草了,一点看不出来岁月的侵蚀,不过其实也能想得到,毕竟历史文化保护也很重要。”她回避了杨峰的眼睛,换个话题,继续说道。“而且,如果现在还是野草荒藤,应该没有人来这个公园吧。”
“嗯,对,那它现在至少发挥了它其他的作用。”他温柔地回应。
他们之前的相处模式大部分时候都是你怼我一句,我怼你一句,互不相让的。这次他们的相处却多了很多这样温情安静的时刻,或许正如杨峰所说,她来看他,所以他要表现的好一点。
“走吧,我们去下一个地方。”林襄说。他们走到了附近的雍和宫。雍和宫的香火很鼎盛,隔着老远就可以闻到浓重的檀香味。
杨峰告诉她,这是据说是雍正还在做王爷的时候的府邸,听说很灵,问她要不要去拜一拜,她拒绝了,她没什么愿望,她只想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雍和宫的旁边是国子监和孔庙,里面很详细地记录者国子监和孔庙的历史。他们仔细研究国子监的入学规则,又开始讨论起来,如果自己在古代,有没有资格来国子监上学。
林襄的火车在晚上,为了减轻负担,行李还寄存在旅馆,他们需要先去取行李,再去火车站,所以他们的晚饭吃的很早。
避开了吃饭的高峰期,店里的人不多,有些安静。
杨峰一边倒水,一边问她:“怎么样?这几天玩的开心吗?”
“嗯,挺开心的,谢谢你的招待。”林襄真诚地看着他说。
“喂,我们之间还客气什么啊,这不是你男朋友我应该做的”他摆了摆手,然后似乎对男朋友这个称呼有点不好意思,又偷偷看了眼她。
“可惜这次假期时间太短了,我们好多地方都没去,这次连长城都没去,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下次你来北京我再带你逛逛。”他接着说道,然后开始畅想着下一次带她去哪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