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金銮殿
京城一场磅礴的大雨略微洗去了夏日暑气的燥热,金銮殿的庄重大气在一众红墙金瓦的宫宇中甚是瞩目。玉壁朱柱,金碧辉煌。
殿里安静的落针可闻,大理石铺就的地面光洁如玉。檀木几上摆着一盏紫金香炉,正袅袅地散发着柔和的轻烟,龙涎香的味道充斥着整个宫室,空气中还有一股淡淡的墨香味,龙案上整齐地堆着一摞摞的奏折,金黄的龙椅上一个身穿黄色龙袍的男人正低头批阅奏折。
头上戴的十二冕旒遮住了面容,只能透过珠帘看到一双黑金色的深邃眼眸,目光锐利而冷静,俊美非凡的脸庞,举手投足都流露出浑然天成的帝王霸气,散发着让人难以抗拒的魅力。
皇帝身后是一整面黄金石壁,上面雕刻的九爪金龙栩栩如生,踏着祥云飞舞似是要活过来般,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萧恒眼神犀利地看着面前的两份奏折,薄唇紧抿,眉头紧皱,好似被什么事情烦恼。
一旁恭身伺候的魏贤轻瞟一眼,拿着拂尘的手再次紧握,选秀在即,各地大臣们的折子上个没完,都快把皇上埋进去了。近来伺候总是日日提心吊胆,生怕出了什么差错。
太后那边又催得紧,皇上已三个月不去后宫了,整日只知道看奏折,见大臣,商议国事。可看如今这情形,皇上必定是又有烦心事了,还是不要去触霉头的好。
他伺候皇上多年,深知皇上脾性,这点眼色还是看得清的。至于太后那边也只能先搪塞过去了,顶多也就挨一顿板子,可若是惹皇上不高兴了,那就不是一顿板子能解决的事情了。
萧恒此时确实有了难题,案上一份是靖康郡王世子萧辰请求将一位已是待选秀女的江州知府姜远的嫡出二小姐姜寻赐婚给他做世子妃的奏折,另一份是高太傅请求将他的小女儿赐婚给靖康郡王世子萧辰做世子妃的奏折。
萧恒很是疑惑,怎么如此巧合两份奏折都是与萧辰婚事有关的。萧辰在奏折中言他与这位姜秀女两情相悦,情投意合。希望在殿选时留用,赐婚二人。
萧恒此时对这位姜秀女也起了些兴趣,能让萧辰亲自求娶的女子着实让人好奇。若是没有高太傅这封奏折,赐婚成全二人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高太傅是两朝元老,在朝中威望甚高,他为太子时更是他的老师,如此言辞恳切为女儿求一门婚事,倒是让他犯了难。
他登位不久,地位还不十分稳固,如若拒绝高太傅的请求,岂不是寒了一众老臣的心。
至于萧辰,他虽为他的堂弟,但更是皇室血脉,为维护皇权稳固,牺牲他的婚事也不算什么。他相信萧辰会明白他的良苦用心的。
皇室亲贵娶亲,真心是最不要紧的。况且那姜秀女家室着实太低,做一个世子妃怕是有些抬举了,若萧辰实在钟情,赐予他做侧妃也好。
萧恒沉思片刻,心中便有了对策,朱笔写下了圣旨。
——————
江州
靖康郡王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靖康郡王世子萧辰已过冠礼,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兹闻太傅高见钧之女高淑惠待字闺中,温良敦厚,品貌出众,太后与朕闻之甚悦,与靖康郡王世子堪称天造地设,为成佳人之美,特赐婚于靖康郡王世子与高氏女。一切礼仪,交由礼部操办,择良辰完婚。布告中外,咸使闻之。
钦此——”
小太监将旨意带到靖康郡王府宣读完毕,正要说句恭喜,只见厅里跪着的靖康郡王夫妇双双变了脸色,要接旨的萧世子脸色铁青,眼中闪烁着熊熊怒火和不满,阴沉地像是深深的海水,没有一丝光亮,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小太监咽了咽口水,说道:“世子,接旨吧?”
萧辰没说话,只看了眼圣旨,厌恶的转身离去,周身充满了煞气,大步离开王府。
小太监被这一幕彻底震住了,“这这这....”
还是靖康郡王妃率先反应过来,从小太监手中接过了圣旨,温和说道:“公公一路舟车劳顿,怕是辛苦了。彩屏,快领公公下去喝杯热茶,歇歇脚,让丁管家准备客房好生招待着。”
靖康郡王妃向彩屏使了个眼色,彩屏立刻心领神会拉着小太监下去了。
只有小太监还云里雾里,没搞清楚状况就被带下去了。
“这是怎么回事儿,辰儿求娶的不是姜远那贼小子的女儿吗?怎么变成高太傅家的三小姐了?”靖康郡王还是云里雾里的状态。
靖康郡王妃担忧地说道:“这次怕是要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