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四合院:穿越60,我是大赢家 > 第8章 大媒之功

第8章 大媒之功

“雨水,你先推车回家。”何雨柱将自行车交给妹妹,取出香烟,知道三大爷不抽,毕竟烟价不菲。

他为自己点燃一支,“三大爷,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已经二十岁了。”

“真的吗?”阎埠贵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是的,这么说你该考虑婚事了!”

“确实如此,尽管我们厂并非出家人之地,但女工稀缺,而且我在食堂,新来的大多是阿姨。”何雨柱一脸忧虑道。

“这两年我对你们家怎么样,三大爷心里有数吧?”他恳求道,“能否帮我从中牵线?”

阎埠贵思索片刻,暗自盘算这是否划算——何雨柱对他们家的确慷慨,每次带来的便当都包含丰富的肉类。

若能为他找个合适的人选,一旦成功,自己岂非大媒之功?

然而接下来,阎埠贵陷入了困境,“柱子,我仔细想了想,学校里目前确实没有合适的。”

“怎么会?”何雨柱有些惊讶,“你们学校没有新员工吗?”

“我的学校历史较长,教师队伍大多在解放前就已存在,新进的也多是资历较老的。”阎埠贵解释道,“想要合适的,可能需要去新建的小学看看。”

“这样,最近我们学校有交流活动,或许能见到别的学校老师,我可以帮你问问。”他提议道。

“那就拜托了,如果成事,三大爷你就是我的大媒,媒礼我会让你满意的。”何雨柱明白仅靠自己还不够,还需借助其他渠道。

尽管他在厂里的关系尚可,但在这样的私人事务上,他仍感资源匮乏,决定稍作休息后,再去寻找专业的媒婆。毕竟,他不能只依赖三大爷一人。

阎埠贵欣然应允,随即两人分道扬镳。回到家中,三大妈一眼瞥见饭盒,立即心领神会:“老头子,又是柱子送的午餐吗?”

“正是,你拿去处理一下,今晚就省了烹饪的功夫。”阎埠贵开心地打开,果然是荤腥菜肴,“瞧瞧,有了柱子的饭盒,我们家一顿就能省下一道菜呢!”

“好,我去处理饭盒,然后清洗干净。”三大妈满脸喜悦,家中人口众多,前三位是儿子,最小的女儿取名阎解娣,她已决定不再生育,因为医疗条件允许了结育。

何雨柱回到家,热水已经备好,准备沐浴净身,何雨水则在自己的房间阅读,如今在何雨柱的引导下,已能胜任简单的家务。

自1954年的初春起,何雨柱便持续搜集物资,并收购鸡鸭猪羊鱼类。养殖区域虽有限,但通过适时增殖,满足需求。种植空间则琳琅满目,从谷物到蔬果,应有尽有,只需留种,就能收获丰盈。

虽然初始的种子非现代改良品种,但空间内产出的品质优良,让何雨柱积累了丰富的库存。他在各处市场贩卖,积累了可观的财富,直至粮票制度实施,只限于粮食管制,其他票据还未普及。

何雨柱暂且按下暂停键,待时机成熟再行交易,此时冒险行事实非明智。他还囤积了自行车、收音机、手表,甚至储备了不同款式的男女手表。无论是大件物品还是日常必需品,他都尽量大量购置,分散存放于不同地点,确保物资安全。

何雨柱的前瞻性让他得以未雨绸缪,大量囤积并未引起他人注意,少量分散购买的策略使得难以察觉。适时停止销售,也让他在风头过去后免于麻烦。

“哥,我即将升入初中,离家会更远了!”何雨水忽然提出。

“哦?”何雨柱起初没反应过来,随后恍然大悟,“你是想要辆自行车吧?”

“没错!”何雨水兴奋地跑来,“哥,你能帮我买一辆吗?”

“没问题!”何雨柱毫不犹豫地答应,“再给你买一块手表,不过别随便炫耀哦!”

“不会的,哥,你太好了!”何雨水欢欣鼓舞。

何雨柱并不在乎旁人的目光,只要妹妹开心就好。随着1955年的到来,

身为食堂班长,每月额外享有两元补贴,他的收入在同龄人中遥遥领先。不仅如此,每逢周末,还有人请他掌勺主持婚宴,甚至晚间丧事宴席也常常被邀请,他的收费向来不菲,仅限于接受领导的邀请。

何雨柱的收入颇丰,这是大家公认的,然而私人收入的具体数额无人知晓。由于1955年起自行车市场疲软,销量停滞,到了九月,价格开始下滑。对此,何雨柱虽然初时有些惊讶,但转念一想,毕竟新中国成立没几年。

到了六十年代,工人们的经济状况逐渐改善,购物需凭票,这意味着何雨柱手中的财富悄然累积。

何云汐的身量如今已颇为出众,尽管年仅十二岁,却已突破了一米六的大关,每年的衣裳都需精心裁制。

少女的发育总是提前,但她的个头显然还会持续攀升!

何云汐活泼地引领前行,径直走向售卖自行车的摊位。何云柱紧跟其后,抵达柜台时,店员微笑着询问:“您打算选购哪款车型呢?”

当时的自行车主流是二十八英寸,何云柱目光扫过,瞬间锁定了一辆,“那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