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高机动能力,如果把握好时间,哪怕敌人发现意图,也能凭借速度一击命中,让敌人没时间来应对。”
“所以这支部队改编完成后,能更好的配合我军运动战术,我军传统部队以原本的战术,在正面战场与敌人博弈,改编的112师成为战略预备队,出其不意专打敌人要害。”
“即便经过一次战役暴露后,敌人也必须加大力气防备,导致军事部署上放不开手脚。”
李毅讲得唾沫横飞,为了能让改编方案通过,他尽量把部队改编后,对前线战场起到的作用都分析了一遍。
邓副司令听后也是频频点头,听着李毅的描述,他的脑中也把传统步兵,与机械化步兵在战略层面的配合推演了一遍。
结果跟李毅描述的一样,一支拥有超强机动能力的亚军级部队,确实能在整个运动战术中起到出其不意,甚至一击致命的作用。
好处显而易见,占用的兵力还不多,完全值得一试。
邓副司令点头道:“你说的这些我认可,相信司令也会认可,不过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等国内决定,另外,你也说了这支部队在防空上有些薄弱,为何不加强防空部队?”
李毅苦笑道:“首长,不是我不想加强防空,而是88毫米防空炮不适合高机动行军,真遇到突然空袭也很难有时间快速展开,只能配备高射机枪和防空机炮以备不时之需。”
“而且新部队是机械化步兵部队,主要职能是应对陆战,过多防空力量会拖累部队的机动能力,如果不是要应对攻坚和正面交战,我连152毫米重炮都不想要。”
对于计划中的重炮部队,李毅心中也充满了无奈,机械化部队的炮兵不光要有火力还要有速度,重达近八吨的152毫米重炮简直就是一种累赘。不光笨重,还不能快速展开,加上半岛的道路问题,要是进行远距离突袭,他是不准备带上重炮团,顶多带上喀秋莎营。
在他心中,机械化部队完美搭配的炮兵应该是自行火炮,可惜这玩意现在没有这么大口径,就是76毫米自行火炮,北方也援助得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