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牧府以文会友
杨乾的那首‘少年吟’便得到了不少人的肯定,有甚者更是聊到了杨乾的姓氏!要知道平民为杨姓者可是非常少见的。
更不用提刚刚作赋的杨乾了!若是普通人家。
会有如此高的文采?不可能,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此在场的众人对于杨乾没了什么偏见,偶尔还会有几个与杨乾年龄相仿士家的公子哥拱手作揖靠近杨乾。
与杨乾探讨一些诗赋的问题。
杨乾回答的自然很得体。
面带微笑语气轻松,更是让那些与杨乾说过话的人,感到十分轻松。
于是不少人便称赞杨乾年纪轻轻便如此大度,不计前嫌。
真乃君子之为。
对于刚刚的不愉快,杨乾自然不会计较,表示不信自己是正常的。
但是瞧不起人,孔圣人可没有写过这一类的诗赋之作…
这句话,顿时让不少人“哈哈”大笑。
时间匆匆而过,文会的开展,慢慢的来到了尾声…
“使君,琅琊赵家日后定然支持使君在徐州的大力发展。使君仁义之名,赵某早已如雷贯耳!陶公之时,曹操东伐徐州,唯有使君带兵来救,此举赵某服也…”。琅琊赵家的一个长者,拱手朝主位上的刘备道。
闻言,刘备拱手回道:“陈年往事不必再提。而赵先生愿支持备,备甚喜也,日后若是先生有需要之处,可随时告知于备,能尽力而为的,备绝不会吝啬相待”。
“使君如此说,在下感激不尽,日后若有需要,使君只管与赵某说来”。赵家之人,朝刘备拱手承诺。
刘备闻言,自然是拱手谢过一番。
随着一人带头,徐州其余郡县以内的大小士家都愿助刘备在徐州往后的发展,毕竟现在吕布已经覆灭。
徐州易主之事,将成为过去。
曾经与吕布走得近的,都是纷纷与已逝之人划清界线。
转而捧刘,为以后而提前做出打算…
少部分的士家之人,则选择了中立,并没有选择支持,也没有选择排斥。对于刘备的性格,他们还是感觉很舒服的。
只要刘备不损害他们的利益,你在徐州怎么折腾都行。
可一旦损害了他们的利益,那么就只能说抱歉了、
…
等堂内慢慢安静后,陈珪站起身,朝刘备拱手道:“使君以仁为本,老夫曾听闻使君治理地方,辞官离去之际,当地百姓纷纷阻拦哀求使君留下,可见使君于地方,深受百姓拥护,使君为民,民为使君,自今日之后,下邳陈家将大力支持使君在徐州的发展”!
陈登听自己老爹如此,心中顿时高兴起来。
他对于刘备可以说是十分崇拜加欣赏的,如今陈家和刘备绑在一起,日后若刘备成就霸业,那么陈家在整个大汉都要更上一层楼…
可见自己的父亲还是有远见的…
心中惊喜加感到,刘备拱手恭敬道:“有汉瑜公及其诸位之助,备于徐州今后的发展,将再无他阻。以惧外敌,护卫徐州,备定当尽全力,而今日之后我等将共赴前行,团结一致”!
有了下邳陈家的加入。
徐州各郡的大小士家近半都支持了刘备在徐州今后的发展。
并且表示愿同刘备共赴祸福…
在堂内闲谈片刻,各郡士家之人在刘备的等人的相送下离开了州牧府。
而今日的文会。
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刘备众人的目的都已达到。
如今得到各郡一半士家的支持,其中大士家占了多半。
这将意味着刘备在徐州扎下的根。
将越来越稳,越来越牢固。
…
这日。
太阳高照,蓝天白云。
徐盛骑马从吴郡终于是赶赴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