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请各朝老祖宗观看现代短视频 > 第38章 最爱造反的姓氏

第38章 最爱造反的姓氏

【一个谶言让这个姓氏成为了最爱造反的姓氏,也改变了这个姓的写法】

【你知道是哪个姓吗?】

西晋以前

“最爱造反的姓?”

“造反咋还和姓氏挂钩了,不都差不多嘛。”

“跟那什么谶言有关吧。”

西晋以后

各朝皇帝:“晦气,除了那一家子还能有谁?”

“为了一个破谶言造反就没停过。”

(哈哈哈,自然是我御龙氏。)

(强烈建议改回卯金刀,文刀一点都不帅。)

(得了吧,写起来累死人。)

(我老李家也不差好吧。)

(就是这两家人最不消停。)

.........................

【俗话说只有失去,才知道曾经有多美好。】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导致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此时天下不少人就十分怀念汉朝统治时的稳定与美好,在这种背景下民间就出现了一本流传很广的道教书籍《太上洞渊神咒经》】

【在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则谶言:“汉魏末时,人民流移,其死亦半。中国人民悉不安居,为六夷驱迫,逃窜江左。至刘氏五世,子孙系(继)统先基,至甲午之年,便可刘氏还住中国,长安开霸,秦川大乐,六夷宾服。”】

【大概意思就是会有一个姓刘的人当皇帝,拯救天下黎民百姓,驱逐六夷,恢复大汉荣光。】

【而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这则谶言将会影响中国七百年的历史。】

“天下思汉,看来我老刘家的后代做的还是很不错的,这才让百姓如此想念我汉朝。”

刘邦笑嘻嘻的说着。

“切,这会思汉有什么用,早干嘛去了?”

“他们若真的怀念大汉,汉朝就不会灭亡,那蜀汉也不会失败。”

两汉的很多皇帝虽然对天下思汉感到一些欣慰,但更多的还是对汉朝覆灭的愤恨。

【西晋灭亡后,因为这则谶言整个南北朝,刘姓荣居造反第一大姓。东晋时,便有流传极广的民谣 “金刀既以刻,娓娓金城中”的说法,孟顗释之曰:“‘金刀’,刘也。】

【等到南朝齐时,便有这样的记载,“世祖在便殿,用金柄刀子治瓜,晏在侧曰:“外间有金刀之言,恐不宜用此物。”世祖愕然。”,金刀的谶言就连皇帝使用金柄刀子吃瓜都成了忌讳,金刀之谶的巨大影响力可见一斑。】

【而北朝更是开始了实践,刘姓造反者那是不计其数。】

【北魏永平二年(509年),泾州沙门刘慧汪聚众造反。】

【北魏永平三年(510年),秦州刘光秀谋反。】

【北魏延昌三年(514年),幽州沙门刘僧绍聚众反。】

【北魏熙平元年(516年),月光童子刘景晖谋反事件。】

【北魏孝昌元年(525年),稽胡领袖刘蠡升在云阳谷称天子,改元神嘉。】

【尔朱荣死后,幽州刺史刘灵助以刘氏当兴之谶,于530年称燕王,扯旗造反。】

【整个南北朝的历史,甚至可以说是一部刘氏造反史。】

(我刘家先祖威武!!!)

(山东刘氏前来报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