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有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三岁以下的孩子,一个月能领半升米。
不怪他们倒戈得快啊!
实在是纪国的福利太好!
等问了纪国人才知道,人家纪国早早就实行这样的律法,人家都习惯了。
纪国在收拾战局,或者说整理战果。
但祁喜那边万分着急。
为什么?
国君还在人家手里呢!
祁国国君被奴隶抓走献给纪胜,纪胜忙着打仗就没管,又给了弟弟。
纪凌也觉得是个烫手山芋,又给了郑锡。
郑锡表示无语的同时,让人好吃好喝招待,连同抓来的卿士一起送到纪国国都。
要人?
找我们国君纪伯啊!
纪伯倒是接手了,甚至还去看过几次,只是正经话一句也不说。
祁国国君问:“外面打得怎么样了。”
纪伯答:“天气挺好。”
“祁喜还好吗?”
“秋高气爽,不错。”
祁国国君无语,知道纪伯是无赖,没想到会到这种地步,最后忍不住道:“什么时候放我回去?”
之前抓到统帅都会放回去,现在抓到国君,自然也不例外,大家都是中原诸侯国都讲礼。
纪伯这次没有回答,笑眯眯离开。
祁国不放点血,怎么可能要回国君。
反正纪国不缺吃喝,他们不着急。
所以时间拖到纪国收揽下二十四座城池之后,纪伯才理祁喜的书信。
祁喜也是无奈。
没有国君在,很多事都不能做。
说句不好听的,两国打仗中,国君死了都比被抓了强。
死了的话,他可以扶持新国君,那就不再受人限制。
像打仗那会,国君死在当场,他还能领着人奋起反击,不会瞻前顾后。
纪国收揽城池的时候,国君要是不在纪国手里,祁国照样可以生事。
偏偏国君活着,还在他们手里。
这种想法当然只埋在祁喜心里,他更大程度上,还是希望迎回国君,这样才能名正言顺。
可纪国却等所有事情尘埃落定再聊。
祁国大势已去。
换作其他时候,祁喜给纪国递消息还没那么难,不行像上次一样,找个中间人就行。
现在郑国懒得理他们,赵梁是纪国哈巴狗。
昌,卢说不上话。
祁喜甚至找了周天子。
最后还是周天子送信,纪伯才理他们,算给周王一个面子,周天子的妹妹还在锡城,这点脸面还是有的。
数来数去,其实大家还在周的框架里。
庆国被异姓夺权,想的也是去周。
郑伯城池被占,以为自己要亡国,同样逃到周。
祁国想要回国君,同样去找了周王。
虽说周天子权力名存实亡,但依旧有些作用。
当然,纪国理,也是在八月后,彻底收归二十四城之后。
此时纪胜纪凌两兄弟,大学士郑锡已经回了纪国都城。
纪国六十六城,尽数稳稳当当。
人口已经到了六百万。
内里的事安顿好,外面的事同样不容松懈。
昌国那边铁桶一块,还要等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