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卢国名士仪先生还在我们祁国,国君已经拖住他,尽量让他不去纪国。”
三国卿士表示不解,可想到这是纪国,好像又正常了。
反正纪国这个国家,每天就会打打杀杀,田地不种,跑去修城墙,他们不亡谁亡?
名士不去纪国自然更好,他们名声越差,自己动手的理由便越充足。
所以拖的越久越好,不能让名士过去。
三家商议过后,最后说了统一意见。
“纪国定然会向郑,昌,祁三国买粮。”
“三家谁都不卖!”
昌国中卿开口:“卢国跟庆国那边?”
要是像去年一样,他们两家再掺和进来,那就不好了。
郑国笑得有些阴险:“放心,他们去年已经买过武器,今年不会再来。”
他们郑国已经打点过,不管纪国如何求援,肯定不会有人答应。
这话一说,大家放下心。
纪国这次连耍花招的机会都没了。
远处的大国不帮忙,近处的大国不卖粮。
相信纪国很快会陷入粮食危机。
没有粮食,国君荒唐,那纪国的兵痞们会忍得住?以武建国的纪国上下会那么好相处?
郑,昌,祁三国已经做好趁火打劫的准备。
这一次,纪国可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优势在他们手中!
说到这。
郑,昌,祁又开始讨论下一个问题。
那就是纪国的青铜冶炼技术分给谁。
天底下最顶尖的兵甲技术,谁不想要?
此时纪国人还在认真夏收,不知道有人已经打起他们过时技术的主意。
青铜兵甲?
狗都不用!
作者有话说:
第29章
七八月的天下, 总是格外安稳。
在所有诸侯国眼中,秋收大过一切,甚至有秋收停战的传统。
今年的秋收跟以往一样, 天下各处都都在忙碌。
等到收获结束, 郑, 昌,祁三国已经做好准备。
准备什么?
自然是纪国前来买粮!
这么多年的传统了,大家都习惯了!
只是今年大家商议过,不会再卖粮给他们。
至于原因?
懂的都懂。
跟三国预想的一样,秋收一过, 纪国派出的使臣便到三个国家。
郑国回复:“回头再说。”
昌国回复:“秋收还未结束。”
祁国回复:“太忙了,再聊。”
当然,三家没那么直白,但意思都差不多。
纪国使臣只好回家。
三国见纪国人那么利落回去, 以为还会过来,甚至准备好下次的说辞。
可左等右等, 纪国就这么算了?
不会吧?
去年他们一说不卖粮, 他们慌的不行。
今年怎么回事?
纪国国都午宴。
已经吃上新米的卿士们表示很淡定。
他们不仅吃上新米, 还吃了新菜。
这次宴会上的菜, 全都是铁锅所炒, 铁锅的慢慢普及, 让纪国的饮食水平提升一大截。
特别是公子凌的手艺, 恐怕属天下之最吧?
这倒不是夸张。
纪凌好歹从后世所来,烹炸煎烤蒸,哪个没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