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父皇你翻脸无情,别怪我造反 > 第125章 诸葛分析,齐羽赏赐

第125章 诸葛分析,齐羽赏赐

“主公,以目前形势来看,我军除防备郸州,清州外,还要防备大晟来犯。”

诸葛亮率先开口,说起当前形势。

“嗯?”

齐羽听到诸葛亮的话,皱起眉头:“我那个渣爹,决定动手了吗?”

“主公且看……”

诸葛亮拿出一幅军事行军图,展开在案几上。

“据情报部传回来的消息,朝廷已派王戈率二十万大军,前往安州平定流匪之乱。”

这些日子,齐羽忙着防疫和大战,倒是没在意有关大晟的情报。

此时看着地图,发现诸葛亮已经标记好,大晟出军的情况。

“跟随着大军而来的,还有皇帝圣旨。”

“前几日主公出征在外,亮擅自将圣旨接下。”

“其旨意内容,是要主公你全取梁州,才可接任储君之位。”

诸葛亮说的圣旨,自然是皇帝和苏松用的缓兵之计。

齐羽对皇帝是什么态度,所有召唤来的文武都清楚。

因此,诸葛亮干脆没带圣旨过来,碍自己主公的眼。

“亮判断,皇帝这时候颁布圣旨,乃是用的缓兵之计,目的就是为王戈大军争取时间。”

“只是皇帝未曾料到,主公能这么快拿下梁州和清州。”

“因此亮料定,皇帝现在已秘密给王戈下旨,让他快速进军梁州。”

诸葛亮的一番分析,将皇帝和苏松的阴谋彻底揭破。

同时,也指出了王戈带来的威胁。

“不错,皇帝就算碍于舆论压力,要立我为储君,也绝对不会允许我占据两州之地,所以王戈必然会兵进梁州。”

“那,以首辅之见,咱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齐羽点点头,非常认可诸葛亮的分析。

以渣爹皇帝的性格,绝对不会允许他拥有这么大实权。

所以,王戈根本就不是冲着什么剿灭流匪,此来只为抢夺自己的地盘。

“我方现有精兵,合计为十二万之众。”

“其中,李靖率五万在梁州北地,赵云率一万在突泉关,程咬金率两万在高原,王坚率一万在黄岩郡,李广率一万在清州,西口关尚有一万驻防,剩余一万则在武隆。”

“如此布局,兵力分散不说,且未能发挥精兵之利。”

“亮建议,集中百夫长级精兵应付三线战事,至于已经没有大威胁的高原和草原,则召唤一些普通兵卒应对即可!”

“此前,主公就派遣了两万士卒前往高原,想必他们已经习惯了高原环境。”

“所以,咱们可让程咬金率两万精兵,快速前往梁州北部,听从李靖调遣。”

“至于李靖所领五万兵马则调到清州,拜岳飞为帅,应付北朔反扑大军。”

“另调突泉和西口二关兵马前往黄岩郡,再将武隆一万大军也派去黄岩,以应付王戈大军。”

按照诸葛亮的规划,十几万精兵将分为三路,前往三处战场,以应付随时可能爆发的大战。

此外,他还建议齐羽召唤出五万普通兵卒,分别布置在梁州和草原,以备不时之需。

“只是,这样一来,梁州北部的防御军,恐怕就有些少了!”

经过诸葛亮的安排,清州精兵将达到六万之众,完全够应付北朔反扑。

黄岩郡也有四万精兵,抵御王戈大军应该没什么问题。

只是梁州北部,就有些显得空虚,只有两万精兵。

齐羽不由感到担心。

“主公放心,我已经让人打听过郸州情况。”

“郸州不仅地广人稀,且大多为游牧部落,只是名义上依附于北朔。”

“慕容铁术又是新败,此去想要快速集结大军,并非那么容易。”

“因此,北部战线应该在两个月内没有战时,只要用两万军马预防对方偷袭即可。”

“现在最为紧要的两条战线,即是黄岩一线和清州一线。”

凭诸葛亮的性格,早已将一切考虑进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