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部进入河南前,从各方面搜集来的情报显示,1938年5月中旬,日军从徐州分兵占领了豫东永城县。
后因山东独立集团军出兵大连,打乱了日军的进攻节奏,回兵东进,直扑辽宁和山东,结果被山东独立集团军打的灰头土脸,连山东军的面都没有见到,就被轰炸机炸的损失过半,很大一部分是被古宇的凝固汽油弹投放在他们躲藏的树林里烧死的。
因此,只能派人来和古宇谈判,停火。
双方停火后接着,接着,6月中旬开始又占领了商丘,杞县、通许、尉氏、太康,国民党军已经大部分撤退到豫西山区。随后日军占领河南省省会开封后,一路向西,侵入中牟,进入郑州。
而从南面,1938年10月中旬,来自皖西方向的日军攻克固始、光山、罗山、商城等县城后,完全控制了整个信阳,将豫东与皖西连城一片,并与其他日军形成合围武汉之势。
到1938年10月底,武汉失守时止,河南省的豫北、豫东、豫南共50余县沦陷。河南省111个县,半壁沦入敌手,而国民党第一、五战区主力退据黄河以南、以东的半壁江山,控制了另外半个河南的约60个县与日军对峙着。
现如今李云龙部进入河南,他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既然古总指挥把他放出来自由发挥了,那他就不能让鬼子消停了,哪怕最后把古宇的预备队拖进战场,也在所不惜。
在他的观念里,古总指挥还是太年轻,手握重兵,就是不敢出击,那像他们,想当年金寨突围,爬雪山过草地的时候,哪一仗是事先就百分之百的知道一定能赢的,还不是根据需要,先打了再说?那时候的武器不要说和现在比,就是和国民党的民团相比也比不上啊,还不是一路打到了陕北?!
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既然让他带兵出来自由发挥,那就一路向西北方向发展。
出发前,李云龙与周卫国协调好,李云龙部首先对与山东接壤的虞城县、商丘、夏邑县、永城发起进攻,同一时间,周卫国部对安徽的砀山县、萧县以及江苏的丰县、沛县发起攻击。
得手后,李云龙部西进,宁陵县、民权县、拓城县、唯县,而周卫国部将向南、向东,进攻徐州、孙洲、新沂东海、赣榆县。
李云龙部于1月9日凌晨1:30抵达距虞城县5公里的地方,部队原地休息,派出特战大队,前往偷袭。特战大队潜伏到虞城县距东门一百米的城墙外,利用特种攀爬工具,像壁虎一样的爬上了城头,突击步枪全都装上了消音器,一个扫射,城墙上值班的鬼子还没来的急发出敌袭的报警,就被登上来的合成旅战士给打倒了。接下来,越来越多的合成旅的战士登上了城头,手里的突击步枪,不停地发出“噗噗噗的轻微射击。夺取东门只用了不到18分钟。”
随后,大部队由虞城县向东门运动。虞城县驻防的守军其实并不多,一是前一段时间与山东军还算默契,山东军并没有越过山东地界向外扩张,二是如果不考虑山东军的进攻(其实,考虑了也没用,几场仗打下来,根本就打不过),那虞城的北、西、南方向都已经被日军占领,所以相对来说属于安全的“内地”,于是在虞城只放了一个中队的兵力驻守,加之在这深更半夜的,合成旅特战大队爬上城墙后,使用的都是装有消音器的枪支进行射击,发出的声音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