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詹先生也没有抽象地讲解,而是问道:“最近,好多饥民抱成一团,去地主家吃大户,这事你听说过吧?”
韩小树点点头,他听人说过这码事,但从没参加过。
这一年,豫南大旱,地里收成只有两三成。乡村好多人家,秋收刚过就断粮了,田地里随处都能看到饿死的人。
到了冬天,饥民们开始抱团,每到晚上就成群结队到地主家里去。他们也不杀人放火,就是让地主管一顿饱饭,吃完后连夜离开。
“今天晚上你别急着回,去街西头关帝庙,找一个姓刘的大个子,他们是当地联庄队。”詹先生建议。
“联庄队不是帮有钱人看家护院的嘛,怎么也吃大户?”韩小树惊讶地问。
“他们不一样,跟他们走几趟,你就明白,啥叫联合了!”詹先生微笑着说。
詹先生从学校食堂打来两份饭,端到宿舍,与韩小树坐在办公桌两侧吃。
饭后,他拿出一本字典,教韩小树如何查字典 :“你学会后,再遇到生字就可以自己查,等于有个先生在身边了。”
个把时辰后,韩小树学会了查字典。
这小子现学现卖,查自己姓名中的三个字,很快就查到了三个字的读音、字义及相关的词句。
这时,天已麻麻黑,詹先生写了个纸条,交给韩小树,让他赶紧去关帝庙。
看到韩小树对那本词典恋恋不舍,詹先生笑着说:“这本字典太大,随身不好带。回头我给你找本小一点的。”
韩小树 一听,连忙感谢。然后,他拿着纸条,往街西头关帝庙里去了。
关帝庙门口,有两个穿着黑粗布打补丁裤褂,戴着猴儿套,肤色黧黑的青年人在望风。
看到韩小树,两人就拦着问他找谁。
韩小树微笑着说道:“我找刘大个。”
这时,里面闻声走出一个身材高大,肤色黧黑,方头大脸,浓眉大眼,穿着蓝粗布打补丁衣服的中年男人。
韩小树一看,估摸着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于是将詹老师写的纸条,递给对方。
刘大个看完后,就热情地自我介绍,然后,邀请韩小树进入庙内。
好家伙!
里面有百十个衣衫褴褛的汉子,据说都是上无片瓦、下无锥扎的穷兄弟。
当晚,这帮兄弟准备去五里外的罗围子,一个姓罗的大地主家,不仅要吃饱饭,还要带走一部分银洋。
信已在天擦黑时送过去,大伙正在提前睡觉,养精蓄锐,准备天黑透后出发。
晚上九点左右,韩小树随着这帮兄弟从关帝庙鱼贯而出,向着罗围子进发。
差不多9点3刻,就到了围子外面,寨沟旁边,沟上有吊桥。
前面的人吹响口哨,对面就有人以口哨回应。不一会儿,两个黑衣人就从围子中走出,放下吊桥,招呼大家进村。
罗家是一个大家族,住在一个大四合院里,前后总共4排,大门口台阶很高,至少十六七级,围墙四角建有打更的角楼,上面还有瞭望孔。
这帮兄弟就在前排大厅等候,韩小树戴着一个猴儿套,盖住大半个脑袋,低着头,坐在门旁一个壮汉身后。
他眼下还不想露脸,怕别人认出自己,去奶奶庙那边找母亲与妹妹麻烦。
一个穿着蓝细布罩衣的精瘦管家,拿了100块银洋过来,递给刘大个,然后皮笑肉不笑地离开了。
临走前,他还团团抱拳:“米饭猪肉马上就好,各位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