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至高神迹 > 第十五章 绥安画院

第十五章 绥安画院

绥安县城不大。

格局呈标准的四方形。

像一枚棋子般坐落在东西两座大山之间,横在青阳官道之上,凡是从青阳官道上通过者皆或从南门进北门出,或从北门进南门出。

一人一进一出便会收10枚铜板。

一车货物经过还会多收10枚铜板。

秦环这些本地人一般可通过身份牌免费入城。

不过这次有县令的大旗,马车一路不停,连身份令牌都没有看即免费入城。

县令几人的马车离开后,秦环站在原地看着四周街道辨认方向。

城门口是往来必经之地,算是绥安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往来行人络绎不绝,有茶摊、小吃摊、还有叫卖各类小东西的地摊、还有县衙专门给外地人设立的宣讲处:

“只需一个铜板!茶水无限续杯!解暑必备~”

“卖绥安特色墨~卖绥安特色墨~黑到令人发指,一块顶十块咯~”

“县公报、府公报、州公报、大周报~来看咯~”

“往来行人请注意:进入绥安县城请不要动武,文明出行……”

站在原地看了会儿。

秦环转身朝着记忆中画院的方向走去。

绥安县城被青阳官道从中间隔成东西两区,后来即分称为东城,西城,被称为两山一道夹一城。

画院坐落在西城靠近青阳官道的位置。

因其乃是九大衙门之一,一院二司六部中的一院。

地位相当重要,且负有教化引导之责,所以划给画院的地很大,足有二十多亩,学子五千余人,是西城最大型的建筑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进入西城不久,那块记忆中熟悉的门匾便出现在秦环眼前。

画院到了。

白墙灰瓦,朴实无华。

大门左右乃是画院“大夫子”写的对联:

进门莫问功过

出门且看对错

秦环进门后先去与画院门房打招呼,算是签个到,签到之后信息会同步给画院各夫子,以便夫子们安排教学管理。

随后,他又跑去信驿处写信。

信是写给大哥秦伯望的,不然他见自己被衙役带走,恐会着急上火。

画院的信驿处比画院外的信驿处便宜很多,一封信只需一枚铜板。

于是秦环索性给了家里一封,又给了工部一封。

花费两个铜板。

做完这些,他便转身往画院夫子处走去。

画院共有几十名夫子,大夫子即类似校长的角色,他要去见的这位是负责自己所在的甲字五班的夫子之一,刘夫子。

甲字五班实际上共有三名夫子教学。

一则教书典经义。

书典经义就是教人道理,类似四书五经。

一则教基础画工。

基础画工就是教你画画。据说画工的好坏是神迹司分配工作时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决定着月俸的多少。

一则教找寻己路,即这位刘夫子。

大众普遍以找寻己路视为核心,于是甲字五班的学子便以刘夫子作为核心,隐隐使刘夫子有了地球学校班主任的感觉。

沿着廊厅来到后院刘夫子的宿舍。

其大门上挂着一个木牌,上面刻着一个“在”字,代表这刘夫子正在家中。

于是,秦环上前轻叩三下大门。

随后学着记忆中的样子,恭敬的站在门口等待。

不多时。

一个衣着朴素,留有尺长花白须的布衣老者打开了大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