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面面相觑,他们人人都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赵德基见大臣们信心不足,又说道:“金贼南下时,你们不是有人劝朕前往建康御驾亲征嘛?难道你们现在反倒怕了?”
一名大臣说道:“陛下,臣不畏死,可是大宋的江山社稷不能没有您啊!移驾台州风险大,陛下,您还是要三思而后行啊!”
“臣附议!”
“臣附议!”
难怪一路南逃却收不住脚,看来是没有太果敢的人!
就算是有果敢的建议,也会被这些不果敢的人通通否决掉。
所以,最主要的还是还取决于皇帝的态度。
现在的形势,犹可为,有可为,赵德基在心里告诉自己,他不是赵构。
“朕已经说得很明白了,现在的形势对我们是极为有利的,别看金兵现在还天天的耀武扬威,其实他们蹦哒不了几天了!”
赵德基接着说道:“所以,现在我们必须死死地拖住金兵。金兵区区十万人,又分兵驻守各城池,加之还有一部分水师,其实金贼能战之兵并不多。”
“他们敢来,我们就不能让他们跑了,这是我们消灭金兵的机会!况且,台州还有张俊的数万大军,怕他做甚!”
赵德基说得很坚定,看来台州是非去不可了。
张俊,此人就是和秦桧勾结,陷害岳飞的凶手之一。
不过,赵德基虽是特种兵出身,但他还是了解一些历史的,他知道现在的张俊还可以用。
“还有一个问题,不知道你们想过没有。那金军来到江南,人生地不熟,可他们却能够第一时间准确的获得情报,你们说这是为什么?”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个问题很刺骨,也很让人伤自尊。
“这个问题朕还是自问自答吧,这个情况,那是因为我大宋的老百姓已经在怀疑我们这个朝廷,他们在观望之中!”
“换句不好听的话,那就是形势一旦急剧恶化,一旦老百姓对朝廷失去了任何信心,那是有可能倒向金人的!”
“如果民心丧失,那我大宋还剩下些什么!所以,军心民心,看的是朝廷的态度,那我们就要做出来给他们看!诸位,孰轻孰重,你们觉得哪个事更重要啊?”
左丞相吕颐浩心中大喜,看来赵官家是铁了心要去台州,他说道:“陛下,臣愿追随陛下,必护陛下周全!”
赵德基高兴的说道:“好!那你们呢?”
赵鼎左思右想,难得赵官家硬一回,而且他说的也并不是没有道理,那就舍命陪君子吧!
于是,他说道:“陛下,既然如此,那臣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如果要去台州,不知道陛下有什么部署?”
都这样了,其他人也不好再阻拦,只能硬着头皮上。
赵德基说道:“杜充降敌,眼下我军群龙无首,是各自为战的局面,这一点是不利于我军的。现在我们能够掌控的部队只有张公裕、张俊的两支部队吧?”
参知政事范宗尹说道:“陛下,正是如此!韩世忠的水军可能是在江阴一带,岳飞的部队现在不知所踪!”
岳飞!抗金的中流砥柱!如果没有记错,岳飞应该是在宜兴。
杜充投降后,岳飞自成一军,但他失去了与朝廷的联系,无钱又无粮,但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军纪严明,老百姓十分认可。
最后,宜兴县令找到了他,跟他说宜兴粮草充足,可供一万大军吃十年,岳飞这便去了宜兴。
另外,此时的韩世忠正在秀州(浙江嘉兴)大搞“派对”,张灯结彩,欢天酒地的过大节。
他其实并不想这么做,只不过是有他的目的罢了。
“岳飞或许就在宜兴,立即派人去联络。另外,朕任命岳飞为常州防御使,令其归拢散兵游勇、各路义军,重整部队,蓄势待发!”
吕颐浩问道:“陛下,您又如何得知岳飞在宜兴啊?”
不管是怎么知道的,也不能告诉别人自己是后世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