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八股取士?”人皇的眼中流露着一丝威严,他高高在上的审视着躬身的文海。
未等文海开口,李修成与赵无明纷纷表示反对。
“八股取士,自开朝以来从未更改,经由科举选拔的人才更是层出不穷,足见其完美,你居然要废除它?”赵无明声色俱厉,仿佛文海在行大逆不道之事。
“我也如此认为。”李修成点了点头。
“赵大人所言甚是。”文海没有生气,反而对其所说之语表示赞同。
但随即话锋一转。
“可这些,都是在天朝一统之前的情况。”
文海的身姿渐渐笔直。
“自一统之后,天下尽归皇土。可科举却一直沿用着中州的本土诗文,遵照中州历代圣贤立言为题,且文章结构必须分为破题、承题、起讲、提比、虚比、中比、后比、大结八部分,且不说对于其他八州才子何其不公,长此以往,对于本土的学子其思想才华也是严重的束缚。”
“确实,近年来魁首全是中州本土的才子,即使是三甲也鲜少有八州之人入列。”李修成也开始觉得有理。
“你当如何?”人皇罕见的露出微笑。
“臣斗胆,请陛下重塑科举,让九州才子尽入中土,广纳天下文章,固我羽化江山千秋万代!”文海的话语振聋发聩。
“这是一场大变革啊。”李公公暗自惊心于文海的格局。
“以科举为牢笼,囚天下志士,许以功名.......”人皇的手指轻轻的叩击在龙椅之上,像是在权衡。
思考了片刻之后。
“那便如此。”
“陛下圣明!”文海伏地跪拜。
“既然如此,今日之事已有结果。”
“赵太尉,漠州之乱就交给你了。”
“文丞相,全权负责改制科举。”
“李御史协助二位全力办理!”
人皇摆了摆手。
“退了吧!”
“臣领旨。”
随着三位大人告退,议事大殿内只剩下人皇与李公公。
“陛下,看样子几位大人都知晓九皇子的下落呢。”李公公望向已经关闭的殿门,目光深邃。
“不光是他们,高绝也知晓,否则以他的脾气怕就不是毁坏一座宫殿可以收场的了。”人皇语气平淡,似乎对高绝很是了解。
“需要奴才派夜行者前往中州保护九皇子吗?”
人皇摇了摇头。
“规矩就是规矩,皇子之间的争斗就由他们自己去解决,不过看样子赵无明也没那个想法了。”
“呵呵,陛下所言极是,若是真的惹恼了高将军,怕是要比漠州叛乱严重的多了。”
宙印微微抬头看着身旁这位自小陪伴他的公公,似笑非笑。
“你觉得赵无明是惧怕高绝才不再动手的?”
“奴才愚钝,实在想不出其他理由了。”李公公像是绞尽脑汁的样子。
“呵呵,这么多年,最会装糊涂的还是你了,哈哈哈。”
人皇站起身,下一刻便消失在了大殿之内。
李元悠悠叹了口气。
“这年头能自保就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