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炎看时机也差不多了,跟着站出来,“陛下,臣以为周尚书与黄大人所言甚是有理。”
“凡事皆有先来后到,没有户部一事,就不会有来乐香打人一事。”
“臣,叩请陛下明察。”
六部,已经有四部卷入此事,剩下的吏部和工部站在一边瞧热闹。
建兴帝一个狠辣的眼神看向吏部尚书张洵,朝他微微点点头。
张洵没办法,只好站出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刘尚书与周尚书所言有理。”
“没有一,哪会有二。再者,寻常百姓家的儿孙也会因为一点小事打闹。”
“诸位殿下们只是打架,并未做出格的事。”
“臣以为刘尚书所言确实有理,也不全对。”作为真正的百官之首,张洵可谓是建兴帝肚子里的蛔虫。
若是张洵都不知道建兴帝的最终目的,那朝中更是无人知晓。
“哦?刘卿说的为何又不全对?”
“历朝历代以来,哪朝龙子龙孙们不是打的头破血流?反观我大秦当今诸位皇子,只是斗殴而已。”
“并未伤及无辜,也未伤及性命,此乃其一。”
“其二,殿下们也未将私下之仇带上朝堂,引起党争。”
说到这里,张洵特意笑着看向二皇子与梁文,梁文瞬时就明白过来。
今儿这事只能到这儿,皇帝是怕诸位皇子引起党争。
二皇子也是聪明人,立马讪笑着准备接受耳光。
见满朝皆不再有异议,建兴帝这才沉声道,“既然如此,那此事就交由张洵去查。”
大皇子也毫无怨言,因为张洵能当上吏部尚书,并不是因为会巧言善辞,而是能力。
散朝之后,萧广予特意放慢脚步。他在等人,等礼部的周庆远和黄锡,还有舅舅刘炳炎。
周庆远也知道这位三皇子可能有话要问,也故意放慢脚步。
待满朝大臣都走在前面时,萧广予这才朝三人微微弯腰,做一个‘请’。
“舅舅,周大人、黄大人,多谢三位今日朝堂上替我说话。”说完,就朝三人深深一拜。
周庆远和黄锡赶忙将他拉起,两人同时叹息道,“殿下,我等也是无奈。”
“我与老黄不像刘尚书,刘尚书是陛下亲信,晚年自然会安然度过。”
“可我与老黄不同,要是再不站边,恐怕以后没有好下场。”
额!这是劝我去争抢?
萧广予刮刮鼻梁,无奈一笑,“不管怎么说,今日之事都要感谢周大人与黄大人。”
周庆远知道自己没那个能力劝下这位三殿下,只能将此任务交给刘炳炎。
“刘大人,我与老黄还有些许公务未处理,先行一步。”
刘炳炎双手一拱,算是感谢二人刚才的站边。等所有人都走后,刘炳炎还朝周围看了一眼。
“殿下,可愿与我这糟老头子走走?”
陪舅舅散散步?看来是有事要说。
舅甥二人一边走一边聊,到了一处来往行人不多的街道时,刘炳炎这才说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