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读完了莫言的《蛙》,感觉对于养儿防老很有启发,作者就是针对计划生育写的,有关东北高密的执行情况,根据他姑姑万心的一生,系统展现了特殊时期对于人性,人权的轻视,而作者独具匠心的将人的各个器官或者说是有关身体的部件拆了又组装,将人解剖,从放开了生到计划生育,里面的人物不论是与姑姑有关的亲属还是近邻,都受到了伤害,甚至有惊心动魄的缉拿,生命似乎与国家政策相比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在任何时期都有彻底贯彻党政方针的一代人,不管是什么时期,我不知道决定因素也不清楚在人的生命,妇女权益,婴儿合法的来到这个世界的权益方面,到底是孰重孰轻,我们总是在国家利益方面彻底的放弃维护自己权益的最低保障,可是到现在才发现,有时候一味的妥协顺从除了让自己的合法的权益受到损害以外,别无所长。
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做一个顺民,或许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早已经磨掉了作为人的锋利与锐性的一面。有时候真的发现可以从一些大家的作品之中找到很多的似曾相识,不管是历史的还是文化的,不管是社会的还是个人的,也不管是人性的还是情怀一方面的东西。那些好的作品,越来越发现,里面反映的东西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他们总是有一种先见,有一种人文关怀,就像我们总是不会明白,为什么莫言的《蛙》会获得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一样,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期望,也让我因此而始终没有看的勇气,可是当时隔几年在看的时候,才发现或许我早已经被历史远远的甩在了后面,有些作品要合时宜,与时期相关联或许不会让你的作品得到尊荣,但是我相信会有天助的成分在里面。
而我同样相信,以此书为参考资料,写作不管是人权保护,不管是女性权益,婴儿权益的保护,甚至是有关社会学科的研究,都是可以引用的,更加不用说里面还涉及到了当地特有的民俗,独有的捏的泥人呢!那应该也成为了一种文化遗产,当我们在控制人口,当我们成为了那个时期的见证,当我们的父母成为了历史的伤害者,可是他们的反抗往往都伴随着血迹斑斑,往往一切都不会改变,可是只有一些关注人性,真正的经历的人,才会站在一个高度,以自己的眼光来审视,审视着历史,审视走过的带有血迹的历史,所以莫言无疑是伟大的,当旧的政策被废除,新的政策还没有出台,可是已经有了一些人在以自己为尺度,在审视着历史的走向,合者顺,逆者猖,世间永远不缺用于承担的一代人,是他们在推动着我们前行。反思历史,反思自身,只有在一次次的反思以后我们才可以更好的把握前行的路。
此刻阳光洒满了湖面,我的光线和阳光照耀的方向处于一个高度,今天原本打算躺在宿舍消磨时光,可是在看到飘落的叶子,还是来到了日日走过的湖畔,可是现在的我该是有多么的庆幸,我此刻感受到的温暖,心灵的愉悦又怎么在宿舍所能够体味。天渐渐冷了,我们越来越渴望阳光的温暖,如果不是黄叶满地,如果不是心灵一时的停顿,如果不是习惯牵引着我的方向,或许此刻错过的风景我将永远不会有机会重新拾忆。叶子刚刚被踩在脚下,发出干脆的声响,原来它早已经干枯,我恍然明白,叶子像我们一样,年少的时候柔软,光鲜充满了活力。可是终于有一天,会逝去,会失去所有的柔软,就像老人一样骨架都开始变的僵硬了起来,又怎能乞求他回到年轻,变的柔软,叶子都在凋落,我怎么能够乞求老人长久安康,我总是担心一个冬季的来临,总是会有那么多的老人熬不过去,那样的严冬,可还是依旧往返更替,或许这就是天道,我们难以改变的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