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不禁见猎心喜,立刻命人准备笔墨纸砚,择园中几处最喜之处赐名,</p>
分别是大观园,潇湘馆,怡红院,蘅芜苑等处。</p>
“把众姐妹,跟宝玉都带过来吧!”</p>
“自从我去了宫中,再也没有见过她们了,这一次见一面,以后也不知何时才能再见。”</p>
贾元春对贾母跟王夫人说道。</p>
“让她们吟咏诗词,展一展才情,也算不负斯景了。”</p>
……</p>
林黛玉跟着贾宝玉,三春,还有薛宝钗来到贾元春面前。</p>
她心道重头戏来了,才华,那是什么玩意?</p>
自己是没有的,有也要藏拙的。</p>
剧情改了,谁知道皇权社会,一个娘娘随便指一指,把自己指到哪里?</p>
反抗就容易是死罪,要想活的好,装傻充愣少不了。</p>
对林黛玉来说最好看不见,最好看不上。</p>
毕竟自己现在没有撑腰的人,林如海的大腿也没有人家手腕子粗。</p>
而其他人,有的自以为才华有限,有的早就明白,这里能展才只有薛宝钗和贾宝玉了。</p>
至于林黛玉,众人根本没见她作过诗。</p>
那是一个比王熙凤还要出格的女孩。</p>
……</p>
贵妃拟的题目出来了,就以此情此景为题。</p>
不限格律,任意发挥。</p>
贾宝玉手持笔杆,眉头紧锁,神情专注地思索着。</p>
薛宝钗完成诗作后,目光不由自主的投向林黛玉。</p>
林黛玉亦是眉头紧蹙,似乎在苦思冥想。</p>
然而,她的神情中却带着一丝灵动,眼珠转动间,时而仰望夜空,时而转身凝视灯火,似乎在寻找灵感。</p>
薛宝钗见状,心中暗自思忖:“黛玉的诗词,不知能否如她这般灵动?”</p>
贾宝玉似乎遇到了难题,笔尖在纸上停顿许久,始终未能落笔。</p>
薛宝钗见状,轻步走到他身旁,低声指点一二。</p>
“宝玉,不妨从心所欲,不必拘泥于形式。”</p>
“上面的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姐姐,哪里就舍得为难与你。”</p>
薛宝钗声音中带着一丝鼓励。</p>
贾宝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感激,提笔开始写起。</p>
……</p>
待众人诗作皆已呈上,贾元春逐一细览,面上渐露欣慰之色,尤以贾宝玉与薛宝钗之作为甚。</p>
她颔首称赞,似乎已见大家风范。然而,当翻至林黛玉之作时,她神色一怔,心中惊诧。</p>
林黛玉之诗曰:</p>
飞花</p>
花谢花飞花满园,灯火辉煌看今天。</p>
世间无数盛世景,引到此间春风来。</p>
贾元春心中暗想:“此诗何等荒谬,竟似拼凑而成,全无诗家之境。”</p>
“还飞花,废话罢了。”</p>
她眉头微蹙,心中暗叹:“黛玉不学无术,实在有负林家诗书传家之名。”</p>
她转而想到黛玉之弟,听闻其颇有才华,或许能承继林家文脉。</p>
“看来母亲所言不虚,黛玉此女确被姑妈宠溺过度。”</p>
“白白荒废了好传承。”</p>
然而,毕竟是亲戚,贾元春不得不作出点评。</p>
她缓缓开口,声音温和而坚定:“薛家表妹之作,颇有大家风范,宝玉之诗亦见长进。”</p>
“至于林家表妹,诗如其人,超凡脱俗,非凡尘俗子可比。”</p>
“其他姐妹尚需多多努力。”</p>
贾元春此言一出,贾母、王夫人、薛姨妈,乃至贾敏,皆感意外。</p>
黛玉能做何等样的诗?</p>
贾宝玉却未显惊讶,他早已视黛玉为神仙般人物,</p>
林妹妹果然如我一般,非凡尘俗子可比。</p>
林黛玉闻言,心中对贾元春非常佩服,</p>
心想:“只有人家这样八面玲珑,能把死的说成活的,才能在宫中游刃有余。”</p>
戏台上,锣鼓喧天,贾宝玉凑近黛玉,好奇问道:“林妹妹,你作了何诗?”</p>
林黛玉轻笑,语带戏谑:“天上地下第一好诗。”</p>
“你还是好好听戏吧。”她接着说。</p>
贾宝玉又道:“好妹妹,我有一好友,蓉儿媳妇之弟秦钟,亦好诗词文章。”</p>
“以后我们多多交流可好?”</p>
林黛玉心中暗想:“秦钟?罢了,你们倒是一路人。”</p>
大观园中,灯火辉煌,戏台上的戏曲声声入耳,园中众人或站或坐,或低声交谈,或凝神观戏,一派热闹景象</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