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后就中午开饭了。小队成员组队去饭堂吃饭。路上张昊兴致未消,兴奋的道:“老大你以前给我们讲心性修行。连师父都还没讲到这里。我们都沉迷于师父的课业,都是对这些理论课不以为然,就当作学习课文一样当作包袱,叫苦不迭,要不是记忆力好,都背的的头痛,没想到里边有这么多的道道。”
王帅鄙视道:“老子是我们道家圣人,他老人家的经典当然要重视。也就你们玩武道的不把他当回事。只不过很多讲解的版本总觉得理解的有些浅薄。这应该是修行的总纲,但又觉得过于笼统,没有具体的方法。原来不是不讲,而是讲了也会出偏,老子的方法未必适合其他人。但是后人皆奉之为圭臬,自然有他的原因。还是有很多牛人根据他的总纲思想走出了自己的道。而其他人就不如老子高深,也以道家门人自居,所以才后来形成三山五岳等等各种流派。”
方程说道:“老子是道家圣人。但是武道技击之术,虽然是古人生存锤炼,上阵杀敌的经验积累,但是高深的锻体之术依然还是需要道家吐纳来配合,所以说上乘的武道都是道家的养生炼体之法,道武并不分家。互相鄙视没有意义。
佛家虽然注重精神修炼,可以同样会重视体魄。佛家也修怒目金刚,罗汉金身等武学来护卫自身。武学修到极处,同样是战力强大,甚至强过道法。上古黄帝的道法很强,可是蚩尤战神依然打的炎黄二帝节节败退,可见不管是哪一家派修到极处都是战力非凡。只不过道家真意只为超脱,战力只是附带,所以显得不够强大。佛家也是如此,各种神通都是境界到了,自然就有了,并非为了神通而去修行,不可本末倒置。
天龙八部就说,少林寺72绝技只是佛家护道之法,是杀生之术,不可贪求,那慕容博和萧远山以及鸠摩智三人只为了贪图武功强大,入了魔道,最终也不过害人害己。这就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观念。
我曾记得一位伟人说过,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也不过是这种道理的延申。战略上不要畏惧艰难,敌人看似高深强大,实际上都是纸老虎,戳透了就是一层纸。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又要重视,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把基础打好,将来学习高深的战斗知识,也不过是基础的运用组合。老话讲狮子搏兔也用全力,也就是讲不要自傲,小心阴沟里翻船。张昊你特别不可傲视别人。我们比起那些超级天才差距还是很大的。”
张昊对老大的话还是比较信服的,所以也点头称是。巴龙象和张初静二人也若有所思。其实宋老师所言略微还是超纲的,毕竟少年人涉世未深,佛道经典对于少年来讲还是深奥晦涩难懂,不过老师用比较现代的语言做了延申比喻,用现代的物理学知识做对比,就是在战略上提升了高度,不要对经典畏惧,只要熟读经典,再跟自己修行对应感悟,就有助于修行,也许哪一天修行卡顿,经典就能让你开悟,冲破关卡。
这个时候的少年人正是三观塑造成型的时候,心智几乎达到了普通人一生的顶峰,其后就算有所感悟,也只是积累,不会改变一个人的基本性格,顶天只是变得沉稳罢了,不复少年人的朝气锐气。小队的五个人的师傅都是山门老派之人,讲解经典就要含蓄晦涩,不像老师讲的这么直白,虽然有莫测高深之感觉,可是也会造成畏难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