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对方孤身一人,谢蕴虽心中困惑,却也谨记江主任的教诲,刚打算绕道避开,对方先出声:“谢小郎君!”
谢蕴不得不回身,拱手冲对方行礼:“刘娘子。”
话音落下,那边也撩起帷帽。
甜妹兼小萝莉·刘氏女望着谢蕴,轻弯唇瓣:“小郎君若不介怀先前马车上的龃龉,可唤我一声姐姐。”
谢蕴可不敢乱认姐姐,跟现代不能乱认哥哥一个道理。
正欲借口跑路,又听到刘氏女说:“谢夫人不同意这门亲事,可是嫌我比小郎年长?”
亲事不成,问题不在女方身上。
谢蕴不希望漂亮小姐姐因此留下心理阴影,只好解释:“与年龄无关,实在是门不当户不对,我从小生于乡野,也不识得几个字,小娘子谈吐文雅,找夫婿还是得找个情投意合的,这样姻缘才能长久,若是婚后与夫君话不投机,日子只会越过越难,对彼此都是折磨。”
“谢小郎应该知晓,我阿娘时日无多了。”
话题的转换,让谢蕴抬起头来。
刘媣望着几步外的少年郎,没再拐弯抹角:“我的亲事,现下已成为我阿娘的心患。”
不用少年郎接话,她径直说下去:“去岁雒京的孟羡孟太师丧妻,我阿父见我已及笄,欲将我送往孟太师府上,是阿娘趁阿父不备,带我离开了北海郡。”
“阿娘本欲请外祖为我寻一门亲事,不成想,外祖感染风寒,一病再未起身,原先有意与姜家结亲的樊郡乔氏,见我外祖病重,送还了我的庚帖,若我不能在回到北海郡前完婚,必然是要入京的。”
随随便便找个人嫁了,这事其实是不难的。
这一路上,流民中青壮年不是没有。
姜氏显然想矮子里头拔将军,尽量给女儿挑个最好的。
谢蕴也不懂姜氏怎么会瞧上自己,这会儿,瞧着小姐姐挺不容易,正想安慰几句,对方再次看过来:“我不想入京,更不想让阿娘再为我忧心,我与谢小郎做场交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