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姜菲觉醒计划 > 第4章 觉醒是即刻走出自我欺骗

第4章 觉醒是即刻走出自我欺骗

第十二节 觉醒是即刻走出自我欺骗

来信 - 觉醒是即刻走出自我欺骗

大家好:

三月初,我们共同探索了“自我”这个话题,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自我在很多人身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展现形式。

探索“自我”实际上就是面对“自我”,接纳自己,否则就没有办法观察自己。

这个过程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不适,这是理解内心必定要过的一关。

觉醒就是彻底、即刻地熄灭自我。

然而,自我无处不在,自我的展现非常的细微。

“自我”这两个字无法完全解释这个自我,通过语言的想象、勾勒,可能无法完全理解,甚至可能无法理解什么是自我。

所以,在这里通过语言跟大家讨论,探究自我,的确显得十分地乏力。

对于绝大多数人,在觉醒、冥想、在禅修、在内观——无论什么名称——在这样一条所谓的道路上,最基本的、最终极的挑战就是自我。

很多人开始觉醒,接触觉醒计划,来自于各种的精神挑战。

这些精神挑战全部来自于没有觉察的自我活动,自我总是充满了分裂、冲突,包括各种判断、比较、衡量,分割、局部的视角,让底层的神经元活动,一直处在一个扰动的状态。

然而在觉醒的过程中,人可以觉察到这些自我的活动,但也非常容易一不留神产生新的自我活动。

很多时候,觉察到那些过去一直运行的自我活动,当一些问题解决的时候,那种沾沾自喜本身又唤起了新的自我活动——可谓是一个坑接着一个坑。

在这些坑中呢,觉醒非常容易变成一个“填坑”的手段,就像其他的各种练习方法等等等等。倘若冥想沦落为一个“填坑”的手段,那它就不再是冥想。

真正的觉醒——不好意思,用这个词可能会有歧义,但它的确是真正的觉醒——那就是不挖坑。

不挖坑,不是说"你"不挖坑,而是不挖坑,没有挖坑者。

觉醒就是不挖坑,但没有挖坑者。

这意味着觉醒就是去观察我们底层神经回路之间的交互,

神经回路的动态,

整个神经系统的动态,

这个一定是在想法之外。

我们无法想象到,但能感知到——当感知没有被想法扭曲的时候。

然而,自我的活动感觉不到、发现不了底层神经活动的联系。

当一个内心完全被自我劫持的时候,整个世界都是充满了各种的分裂、分隔,整个的视角都是一种分裂的视角、分割的视角。

在自我的活动里面,一切的看法都是分裂的——

归属于这个,归属于那个,

更好,非常好,完美,

各种的衡量,比较,判断,各种的自我投射,基于这些判断、衡量,各种的所谓的标准,所谓的拿来的这种结论、观点。

当一个内心完全被自我劫持的时候,这个内心就看不到底层整个神经回路互动的这种动态,也就是所谓那些无意识部分对人的影响,感知的不同,等等,等等。

当自我活跃的时候,整个内心想法是非常的活跃。因为自我的活动依赖于语言,依赖于各种的符号画面。

通过玩弄语言,内心可以欺骗自己。因为语言的使用和组合,可以唤起不同的画面。自我非常容易利用这一点,来实现所谓的自我欺骗。

自我总是通过言语、画面、想法,来透射、来看待一切,这也就是所谓的自我投射。

当这样一个自我活动,在不断地寻求愉悦,来保持自我活动的舒适性的时候,自我就非常难以觉察这层自我投射。

你看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都在去寻求愉悦,让这个自我能够尽量舒适地运转着。

在那样一种寻求的动机下,这个自我压根就意识不到,它的各种自我投射,它也没有意识到,它没有真正的看见。

但自我本身充满了各种的挑战,自我的视角里各种的分裂、分割,对于底层的神经元的活动, 带来巨大的扰动。任何一个分裂导致的冲突,都会唤起神经元的冲突,神经层面的扰动。

什么是分裂?你看,非黑即白就是分裂,各种的分别心也都是分裂。

总是通过一种分割化的视角来看待一切,看不到整体,每次都是看到一个小的局部、小的侧面,这些我们通称为分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