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流光匆匆。永新娘子自入宫以来,弹指之间,大唐王朝已跨入了新纪元——天宝年。这是大唐帝国最繁荣昌盛的时代。
因为改元换代,唐玄宗向天下颁布了求贤诏书,偏重文士。
皇帝诏告天下曰:
天心随律转,人事逐年新。当今盛世,物华天宝,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朝廷偃武修文。故朕欲广求贤良,辅佐朝政,励精图治,发扬光大!凡前资官或普通人,只要有儒学博通,文才秀逸及军谋武艺者,所在地区皆可举荐其名。
这份求贤诏书,惊动了一位名贯古今的大诗人——李白。李白于是踌躇满志地来到了长安。一日,李白遊紫极宫,遇见了翰林学士贺知章,互报姓名,彼此相慕,一个称:“久仰久仰!”一个说:“幸会幸会!”
李白早就拜读过贺知章的诗,贺知章乃是长辈。李白便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李白瑰丽的诗彩和潇洒出尘的丰神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出去换酒与李白共饮。
知章遂邀李白于家中留宿,金兰结义。
次年,朝廷接到番使国书一封,玄宗传示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识得,俱拜伏金阶启奏:“此书皆是鸟兽之迹,臣等学疏才浅,不识一字。”
玄宗急了,不知书上有何吉凶言语。因之龙颜不悦,对朝臣道:“尔等拿朝廷俸禄,竟无一个饱学之士能为朕分忧的么。此书不识,将如何打发番使?大国颜面何存?杨国忠,你也不识得么?”
杨国忠哆嗦道:“国忠方才见之,如睹天书……打死我也不识得的,皇上退还给番使便了。”
“你说的好轻巧!这大大有损我国威信,岂不会招来兵戎相见?”玄宗跌坐在龙椅上……
贺知章朝散回家,将此事述于李白。李白道:“唉,可惜我未入仕途,不得为天子分忧解难。”
贺知章大惊道:“凭贤弟之才能,想必识得番文,下官当驾前保奏。”
第二天,贺知章入朝,出班奏道:“臣启陛下,臣家有一秀才,姓李名白,学贯古今中外,才识过人,要辨番书,非此人不可。”
玄宗听了,转忧为喜道:“善哉!竟有如此才人。朕愿钦赐他进士及第,着紫袍金带,纱帽象简见驾。就烦卿去迎接,不得有误。”
“遵旨!”
贺知章领旨回家,请李白开读。李白感天子礼贤之恩,遂着上御赐袍服,望天拜谢。然后骑马随贺知章入朝。至金殿,跪拜天子,高呼万岁。玄宗忙离御座,双手将李白扶起,赐坐。见李白骨格清奇,有飘然出世之仪表,龙颜甚悦。遂道:“适才渤海呈来番书,满朝大臣,均不能识,闻卿博学多才,特宣卿来!”遂命侍臣捧番书交李白观看。李白一目了然,宣读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