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涉及粮草分发,并不需要知晓每人姓名。”
毕竟都吃的大锅饭。
有了总人数就能算出每日粮草消耗。
昨夜使君那一声‘岳丈’,身边众人都听在耳里,知晓少年入伍不过一月有余,许多事怕是还没搞明白,齐缨不介意多提点几句:“营陵的郡兵大营中,存有兵卒与民夫的名册,待他们回去,自会有功曹来划去名册上的战死之人。”
这一点,谢蕴也是知道的。
而且她还知道,阵亡的士兵或民夫得不到任何补偿。
“我听闻……昨夜你引走不少秦胡。”想到自己昨夜随使君先行离去,齐缨欲言又止:“那些秦胡——”
“我跑得快,他们没追上,应该是回营了吧。”
以一己之力引走那么多秦胡,绝非常人可以做到,而且少年还全身而退了。
齐缨想到中箭的使君,还有那具吊在营门旗杆上的秦胡将领尸首,也想起少年昨晚说要保护使君,或许,使君当时留下来,不一定就会如荆州牧那般下场。
可是,这世间又哪来的后悔药?
谢蕴干完这项登记名字的活,带上营帐里的两小袋粗粮,骑着小红出了一趟营。
在营寨外的方圆两里范围内溜达一圈,并未瞧见任何的人影,正准备回去,却听见一声叫唤:“小将军?”
谢蕴扭头,看到了藏身在一棵树后的妇人。
妇人面上身上都灰蒙蒙的,但谢蕴依然认出对方,因为那四枚鸡蛋。
“只有你一人?”
“他们,他们都在林子里头呢。”
妇人指了指身后。
谢蕴猜到妇人大概是出来找吃食的,也询问她:“昨夜可有遇到秦胡兵?”
妇人答没有。
不过,他们有听见一些动静,才会躲去林子深处。
谢蕴下马,请妇人带路。
再见到那些百姓,谢蕴发现他们除了铺盖,还有锅碗瓢盆,妇人在边上解释:“昨日晡时左右,大家伙回了趟各自的村子。”
他们之中大部分人都是居住在雒京城外的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