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重启1993 > 第50章 荫庇子孙

第50章 荫庇子孙

越穷的人家,总是越倒霉。

宋小雨家出事了。

她赶到区医院住院部三楼,推开骨科病房的门,就看到靠墙边的病床上的母亲李秀英,手腿打着石膏被绷带悬吊在床头的铁架上。

旁边一位瘦削高大的黑皮肤中年男人,头发花白,正坐在一个木凳上削苹果,那是她的爸爸宋子元。

“妈。”宋小雨喊了一声,快步跑过去,眼泪夺眶而出。

“小雨。”母亲轻轻喊了一声,眼泪也流了下来。

今天早上,母亲凌晨五点和同事贺大姐一起在大街上打扫卫生,一辆泥头车从背后呼啸而来,将两人撞飞,然后加速逃离了现场。

贺大姐当场就不行了,宋小雨母亲腿部手臂骨折,身体多处擦伤,等救护车交警到了现场,在场的其他环卫工描述了当时的事情,泥头车前后车牌都看不清楚,事发路口也没有交通监控。

九十年代,交通监控才开始逐渐在全国普及,但目前锦城只有车流人流比较集中的道路交叉口和重点路段才有。

凌晨五点除了环卫工人,根本找不到目击证人,目前交警依旧在周边工地进行排查,能否找到肇事者不得而知。

宋小雨在医院陪了会儿母亲,妹妹宋小雪也赶了过来,她和姐姐差不多高,长相十分相似,肤白瘦削。

小雪看见母亲眼泪就流了下来,坐到床边,泣不成声。

宋小雨在病房陪着母亲,一直犹豫要不要给陈逍打电话,最后还是决定不打,她下楼出了医院,找了个银行取款机,把陈逍送的卡插进去,发现居然有整整六万元钱,这简直就是一笔巨款,想着妈妈要治疗,于是取了三千元。

回到医院,她询问了护士,被告知母亲单位预支了五千元医疗费,治疗费大概是够了,以后康复治疗的时候再说。

宋小雨回到病房,父亲让她回家做饭送过来,又从口袋里掏出两百元钱,让她转交给邻居贺大姐。

宋小雨回到巷子里,停在了家对面一个低矮的房子前面,门口摆着几个花圈,走进屋里,一间狭窄的房间便是灵堂。

贺阿姨是环卫处的临时工,一个月三百元钱,没有社保,所以环卫处也给不了多少抚恤金,肇事者又找不到,一家三口失去了重要的经济来源,孩子还在读高中,以后的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

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男子披麻戴孝,眼神呆滞的坐在门口,他叫刘安康,是贺阿姨的丈夫。

宋小雨说道:“刘叔,节哀!”

刘安康嘴巴动了动,没发出声音,只是木讷的点点头。

屋里灯光昏暗,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跪在屋里,见人来了就磕头道谢。

屋里还有一些穿着环卫马甲的同事,大家同病相怜,眼见着这幅凄惨的景象,都偷偷抹着眼泪。

宋小雨把父亲给的钱连同自己取的三千元全部装进了信封,交给了跪着的小姑娘刘伶俐。

“谢谢小雨姐!”刘伶俐眼含热泪答谢道。

宋小雨眼眶湿润,扭头走出了房间,回家赶紧做饭,还要给爸爸妈妈送去呢。

做好饭,宋小雨用保温桶装好,骑车到了医院,进了骨科病房,却发现妈妈的床位是空的,问旁边的病人,说刚转到了单人病房。

“单人病房?”宋小雨诧异不已。

出门问了护士,乘电梯上了九楼,推开902的门,发现是个带客厅和厨房卫生间的病房。

走进病房,父亲和妹妹都在,病床前还坐着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妇女。

“这位是王阿姨,这是我大女儿宋小雨。”宋子元介绍道。

“你好,小雨,我正和你父母商量事情,你来了正好。”

王阿姨站起身,个子矮胖,满脸和蔼可亲的笑容。

“小雨,这个病房是王阿姨帮我们办的,钱也是她付的。”妈妈说道。

宋小雨满脸诧异的表情,说道:“谢谢您,王阿姨。”

“小雨,是这样的,我正和你爸妈商量,我想买你们家的房子,将来恢复成抗战英雄故居。”

“抗战英雄,曾祖父?”

“是的,我打算出30万元,你们要是觉得低了,还可以商量。”

“30万?”

宋小雨好歹是会计专业大专生,自家房子现在卖,顶上天能值五六千元,就算是拆迁了,也顶多赔15平米房子的钱,折算下来也就不到两万元,什么时候拆迁鬼才知道。

30万元可以在锦城富人小区棕南买套四的房子,加上装修都够了,哪里是低不低的问题,是高的离谱。

但看对方的样子,也不像是傻子啊!

其实,父母和小雨想的一样,街坊邻居没事就在讨论拆迁的事情,沙河那一带肯定是要拆的,据说是建成绿化带,所以不可能高额补偿,顶多就是原面积赔偿住房或者现金。

只是,猴年马月才拆迁。

宋小雨说道:“王阿姨,我们家那一带以后会拆迁的,你买了不划算。”

“小雨,拆也没事,我们会把房子的木料和瓦片拆下来,以后在别的地方复原,买的就是原汁原味。”

“真的?”

王阿姨很严肃的回答:“当然不会骗你,将来我们会投资建一个大型的抗战博物馆,你曾祖父的名字会刻进石碑,生平简介,遗物都会放进去。”

“我还保留了爷爷的一些遗物。”宋子元说道。

“一定要好好保存,那都是重要的文物。”王阿姨说道。

解释完毕,宋家也明白了,满条街的房子不买,偏偏买自家的,这哪里是买房,无非是赞助英雄的后人而已,真的是祖先积德荫庇子孙啊!

宋家人不再犹豫,爽快的答应了。

王阿姨还说,父母和不幸死去的贺阿姨丈夫,都可以到公司上班,工作轻松,工资比当环卫工人高一倍。

宋小雨好奇的问道:“王阿姨,你们公司在哪里?”

于是王阿姨便说了地址。

一连串的好消息令全家人心情为之一振。

下午就签了合同转了款,宋小雪在医院陪母亲,宋小雨和父亲去建行,看到存折上真的转入了整整三十万元。

父女回到病房,一家人便开始商量在南门买房子的事情。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