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来就一顿辱骂,搞的他莫名其妙。
但姜皓文也明白,自己是一个说书先生,既然选择站在了台上,有些事情就得去做。
他镇定的看向二楼的这位女子,再次开口道:“这位小姐,你我二人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不知为何出言侮辱在下?至于妄谈国事,只怕小姐应该是误会了,在下刚刚所讲,只是一个故事,都是故事中的事情,又何来的妄谈国事呢?”
刘千凝见姜皓文还在嘴硬,还在借口说这是故事中的内容,顿时便冷嘲热讽道:“好,好一个故事中的事情,那我问你,你刚刚可是在讲察举征辟制?”
“是。”这事儿姜皓文并没有任何辩驳的意思,直接认了下来。
“好,算你还有点胆气。你既是在讲察举征辟制,你又怎么敢说你不是在妄谈国事?”
一瞬间,刘千凝那冷冽的目光直直看了过来。
姜皓文本能的便想反驳什么,可当他真正搞清楚了这位小姐话中的意思时,顿时心中一怔。
“卧槽,不会这么巧吧?”
姜皓文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只不过是讲了讲三国演义中东汉王朝的官员选拔制度,竟然这么巧合的和这个世界的官员选拔制度给撞上了!
一时间,姜皓文也明白了眼前这位小姐为何出言不逊了。
想到此处,本就无心议政的姜皓文,也明白今日怕是自己有些唐突了。
无论是在前世还是如今,他都不是一个会随便诋毁和评判时政的人,因为他很清楚,时政这个东西,当局者迷。
或许站在几百年后看今天,会有一颗公允的心,以相对公正的目光去评判。
但身处其中,哪怕自己觉得再公允,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更何况,很多事情是需要结合非常多的因素去全面考虑的,单纯拎一个东西,比如时政,拿出来去单独的审视其好坏,是不正确的。
就好像光谈保护环境,却罔顾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便是苛责。
再比如那东汉官员的选拔制度,单拎出来看确实落后粗糙,甚至有些愚蠢。
但如果结合秦朝的官员选拔制度,以及再之前春秋战国时期还处于奴隶制社会,那就不得不说,这个选拔制度还是相对进步了。
而明白这一点的姜皓文,也是第一时间出言告歉道:“在下没有意识到这故事中的官员选拔制度与朝廷的选拔制度相撞,这点确实是姜某孟浪了,还望小姐见谅。”
可那刘千凝显然并不相信姜皓文的话,什么相撞,什么故事,都是胡说八道。
故事里的情节与大乾官员选拔制度几乎完全相同,这是巧合可以形容的?
还是说,他笔下随口所写的东西,便赶得上朝廷的政令了?
区区一个说书先生,怎敢如此贬低朝令!
戏弄!他绝对是在戏弄!
姜皓文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诚恳的道歉,落入这刘千凝的耳中便是戏弄和羞辱了。
此时刘千凝简直气的都浑身颤抖了。
“狗东西,你是想死嘛!”
闻言,姜皓文眉眼一凝:“小姐,请你慎言!”
此时的姜皓文仍旧维持着自己台上人的身份,尽力的去化解。
“慎言!你有什么资格让我慎言!朝廷选拔制度乃是推陈出新,我朝开国之后的新政!多少才子能人因此而跻身庙堂,岂是你一个废物东西可以评头论足的!”
几次三番的辱骂,让姜皓文彻底失去了耐心。
“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