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班的时候,先是冯雪照着交班本把昨天病人的情况都说了一遍。
等到冯雪讲完,马贤川又一本正经地看着方舟,叮嘱道:“5床这个病人年龄比较大,好几个月之前外院确诊了脑梗。这次来了急诊之后还是吃不了饭。我今天已经把需要补的液体都给开好了,明天还需要复查几个指标,我也开过了。还要输一个白蛋白,需要谈话签字。你今天把他盯住。”
方舟心里更纳闷了。马贤川从来就不是一个热心的人,他仗着副主任的职位,平时能不干的活儿就不干,有好处的活儿抢着干。马贤川今天的反常表现,让方舟很诧异。
难道这个病人是哪个医生或者领导介绍过来的熟人?
方舟又打开5床的病历,看了看病人的信息。病人名叫邓岳峰,68岁,因为脑梗于前一天晚上7点多住院。接诊他的正是马贤川和冯雪。邓岳峰的个人信息看起来很普通,貌似不是某领导特别关照的人。
白蛋白是血制品,使用之前需要谈话签字,告知输血制品的风险,包括过敏、感染血液传播的相关疾病的风险。方舟带着周欣月向邓岳峰的儿子邓世昌告知相关风险,邓世昌很干脆的就签字了。
邓世昌态度很积极,就是想给病人好好治,并不在意需要花多少钱。积极配合的家属,也是医生积极治疗的保障,也最可能收获最好的结果。
两天前,邓雪峰在院外做过一些检查,方舟翻看了一遍外院化验单。对照今天早上的结果,方舟发现血钠更低了,已经低到了可能出现脑细胞水肿的程度。方舟又看了一下马贤川已经开好的医嘱,全天的钠基本开够,还有总液体量和葡萄糖的总量也差不多。
查房的时候方舟又仔细查了查邓雪峰的体征,没有大问题。监护仪上显示的数据也是正常范围。今天和方舟一起值班的是周欣月。虽然周欣月是个规培学生,但工作态度端正,遇到事情也能及时汇报,方舟还是比较放心的。
查完住院病人之后,方舟就去了门诊,开始忙着副班的事情。这天的病人量和方舟上次值初二病房的时候相比,果然减少了。
从一开始上班到现在,已经一小时过去了。今天门诊的主班医生是副主任医师程玉培。程玉培比方舟年长七八岁,工作快20年了。
自程玉培接班开始,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共看了6个病人。程玉培见方舟过来了,笑嘻嘻地说:“小方,你今天还在病房?病房的事情已经处理完了吗?”
方舟点了点头道:“是的,程老师。”
“病房的病人重不重?”
“有一个昨天刚来的有点重。”方舟说的正是那个严重低钠血症的病人。
“哦,那我今天这里没什么病人,你可以回病房,不用来我这帮忙。”程玉培道。
“没事,程老师,我已经处理好了。我先帮您忙一会儿。”
程玉培见方舟坚持,就没再说什么。
方舟搬了张凳子坐在程玉培身边。程玉培看病人,方舟帮着写病历、开药。看了两个病人,大约过去了半小时,方舟白大褂口袋里的手机就响了。方舟掏出来一看,打来的不是周欣月,而是马贤川。
马贤川的声音听起来非常不友好:“方舟,你现在人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