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你和贞儿这是在干什么?”
赵九重的父亲赵弘和母亲杜氏回到家看见赵九重和贺贞儿两个人带着家里的佣人在院子里弄了一堆黄泥不知道在做什么。
“这么多的黄泥,九重你要盖房子?”赵父问道。
“公婆,郎君做出了一种白色的糖,我们现在正准备多做一些。”贺贞儿回答道。
“白糖?用这些黄泥做?”赵弘和杜氏怀疑自己听错了。如果这是赵九重自己说的,他们会以为自己的儿子在异想天开,但这是贺贞儿说的,瞬间就感觉合理了许多。
“爹娘,帮帮忙把那些瓦溜拿过来,我要熬糖浆了。”赵九重说道,他现在忙的手忙脚乱。
“这些吗?”
赵父指着墙角堆放的几个东西。
“对,就是那个。”赵九重点点头,“贞儿,你去把那些黑糖红糖拿来放到锅里煮开。”
“好的郎君。”
贺贞儿此时脸上沾着几滴泥点,按照赵九重的安排带人去煮糖。
赵九重和贺贞儿在院子里忙得团团转,赵弘和杜氏也来帮忙,一家人围在一起熬糖浆。
赵九重将瓦溜里的糖水倒入大锅,用柴火慢慢熬制。糖水沸腾起来,冒出浓浓的蒸汽,空气中弥漫着甜香。
“贞儿,加一些黑糖和红糖。”赵九重指挥道。
贺贞儿按照吩咐,将准备好的黑糖和红糖加入锅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锅里的糖浆颜色越来越深,香味也越来越浓郁。赵九重不时地用木勺搅拌,确保糖浆受热均匀。
赵九重一直观察着锅里水花的沸腾状态来控制火候。
“郎君,要熬到什么时候啊?”贺贞儿问道。
“当熬到水花呈细珠状,好像煮开了的羹糊似的时就差不多了。”赵九重回答道。
大约过了一柱香的时间,赵九重觉得差不多,他拿小木棍沾了一下锅里的糖浆,用手捻试一下,糖浆有些粘手,赵九重知道已经熬到火候了,于是让正在烧火的父亲把火熄灭。
这时的糖浆还是黄黑色,赵九重把它盛装在木桶里,对着众人说道:“让它凝结成糖膏,然后把瓦溜放在糖缸上。”
这些瓦溜是昨日赵九重特意让人制作的,这种瓦溜上宽下尖,底下留有一个小孔。
赵九重用草将小孔塞住,把桶里的糖膏倒入瓦溜中。
“等糖膏凝固以后就可以除去塞在小孔中的草。”赵九重对贺贞儿和自己的父母说道,然后他就去准备一会儿要用到的关键道具——黄泥水。
“郎君,糖膏已经凝固住了。”贺贞儿过了一段时间告诉赵九重。
“好的。”
赵九重提着黄泥水走到放糖膏的容器前 ,从上面淋浇下来。
“九重,这样做的糖还能吃吗?”
杜氏有点怀疑的问自己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