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最怕的就是人不知道敬畏,但凡有敬畏之心,事情总是差不到哪里去的。
正是因为京兆尹有了敬畏之心,并且非常重视这一次组织,百姓疏通河道,实则是为了让百姓发泄过剩的精力的同时,借着这一次干旱的时节,将河底的淤泥挖出……
所以,整个组织百姓的过程非常的顺利,中间即便是有小的摩擦,也很快就被解决掉。
没有让这一次一举数得的大工程变成了可能出现的小问题,再让小问题变成大问题,最后,无法收拾的地步。
“上天让我在那一天去了城隍庙,见到了小道长。又让我在那一天和小道长打了这么一个赌,才令一切的事情进入正轨。”
“没有小道长的判词,我恐怕不会像今天这么重视,这次事件……”
想到自己这几天,解决了多少可能会引起很大灾祸的争端,京兆尹心中就庆幸万分。
更在为小道长的不辞而别,而忧心。
“莫非我这一辈子都要和小道长没有缘分相见了吗?”
“求仙问道也是我心中所愿的。”
“看来只能拜那个提出这条政令之人为师了。”京兆尹心中不无遗憾的想到。
这个时候,
管家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怎么样?查到这一次的政令是何人提出来的吗?”京兆尹迫不及待的问道。
前段时间他忙着处理这一次的事件,所以,就将拜师的事情,不经意的望诸于脑后。
现在好不容易清静一会儿,就想着要拜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为师。
小道长没有了,不是还有这位大才吗?
所以他连忙让自己家里的老管家,带着自己的拜帖,去那些老朋友的府上询问。
眼见着老管家回来了,心里急不可耐的京兆尹,自然坐不住了。
“老爷,听那些大人们说,好像这个政令是陛下拿出来的。”老管家回禀说道。
“陛下?”
京兆尹没继续说话,挥挥手让老管家退下。
然后心中冷笑:
他李二郎是什么货色,当初在洛阳的时候也不是没见过。
说他能打仗,我信。
说他能知人善用,也勉强相信。
说他能审时度势,就普普通通吧。
但说能这么举重若轻的,将如此有可能变成大冲突的事件,不费吹灰之力,如春风化雨一般怀柔之手段解决……
“他李二郎真的有这么厉害的话,他当初也不会跟建成太子争皇位,输的那么惨,最后只能靠兵变。”
“就算是以前不厉害,现在道行高起来……那先把那些世家大族的问题解决掉,我才相信。”
京兆尹脸上笑嘻嘻,心里特别不得不信。
也不屑。
政治这种东西,术业有专攻。
不是后天能以勤补拙的。
“只可惜本府的师傅,又没一个了……”
……
有间客栈。
程修文正看着自己眼前的一堆契约。
这些契约是顾冉儿带给他的。
签订契约的甲方,就是顾冉儿收养的那些孤儿。
契约的乙方自然就是程修文本人。
虽然契约之力,神妙非常。但程修文一开始还是想亲眼见一见那些自己收养的孤儿,然后再当面签订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