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大唐:开局灌醉长乐公主 > 第66章

第66章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朝中的一些比较敏感大臣发现,李世民竟然异常的关注民生的情况。

倒不是说之前的李世民并不关心民生,

而是因为,以前李世民对于民生的关心是在于一个固定的范围之内,

除非大臣主动汇报,哪里有天灾人祸,哪里的百姓出了什么事情,

这个时候,李世民才会将自己的注意力多放在这一块。

但现在,

天下承平已久,李世民却突如其来的将注意力放在这一块,显得有些奇怪。

一些善于揣摩上意的人,尤其如长孙无忌这些,也不由自主的将重心放在了民生这一块,

甚至习惯阴谋论的人,觉得朝廷上必定有大的动作了。

“陛下身边的祥公公,一天之内跑门下省和户部、工部十几趟,下官这些日子战战兢兢,不得安生啊!”一个官员感慨的说道。

“可不是嘛……祥公公这么勤快的跑,总让我觉得自己在陛下的监视中……虽然事无不可对人言,可这种感觉,让我连办差都没有心力。”他身边的另外一位官员也有些烦恼,说道。

“听说祥公公在中书省、门下省拿过去的奏折,更多的是关于长安城附近的民生问题,真是奇哉怪哉……”又有一位官员如此说道。

“咱们长安城是在一直都百姓温顺,父母官体恤,怎么可能会出现什么大问题?”其他官员也都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

这些官员们议论纷纷。

后世的人普遍认为,在唐朝的时候,存在贵族这个阶级的。

这些贵族的特殊性,就体现在他们世代为官,而且彼此之间通婚,形成巨大的利益网,并且能以下克上,牵制皇帝的权力。

在大唐贞观年间,朝廷建立不久,最顶尖的一批人自然是跟着太原李家,当初一起起义的肱骨之臣。

但是整个朝廷运作的中坚力量,则是由各个大小家族组成。

别看在这边聊天的大臣,可能是三省六部制的官员,

但这长安城的小官,未必和他们没有关系。

不是姻亲或者沾亲带故,就有可能是门客从属关系。

与其说他们是聚在一起,吐槽李世民和祥公公的所作所为,

倒不如是在为自己的亲朋好友开脱。

在一开始就和各大家族的人,做好口头协议。

若是李世民想要朝着长安城官员这部分下手,在场的所有人都会一致联名上奏反驳李世民,

当然他们中间还需要一个打头阵的,比如……魏征。

这些人私下达成了共识,李世民并不知道,就算知道他也不在意。

因为他太清楚这些世家大族出来的子弟的心理。

“所以到现在为止,一切都正常,并没有突如其来的灾荒预警?”李世民随意的翻了翻自己面前的一堆奏折,随口问道。

祥公公点头哈腰:“启禀陛下,正是如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