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三国:我关羽长孙,麦城先救祖父 > 第193章

第193章

在陈到等人平定汉嘉之乱的同时,犍为郡,柳隐、张升等人也大获全胜,剿灭了不少叛军。

二人将战报送回成都,刘禅大喜,重赏二将,并将二人提拔为左右中郎将。

随后,吴懿又提议调二将前往汉嘉助阵,刘禅正要同意的时候,汉嘉捷报传来。

陈到等将虽然折损了一千多兵马,但是却也成功剿灭了叛军,只可惜匪首薛川并未伏法,而青衣羌虽然损失了一些族人,可为了不激起益州南部诸蛮的敌意,陈到也只能将参与叛乱的羌人首领擒拿,送入成都。

叛军平息,各将都有封赏,但接下来的日子里,益州各处叛乱不息,为了平定叛乱,刘禅只能听从吴懿的建议,扩充军队。

“我现在算是明白历史上的诸葛亮为何要不停的北伐了。”

丹阳,关翊看着关府送来的情报,脸上露出一丝感慨。

内耗,是每个国家都无法避免的事情,不仅汉国,魏国实际上也是叛乱不断,只是这些叛乱由于规模不大,再加上很快就被镇压,所以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而想要化解这种内耗的最好方法,就是借助外部的战争。

益州的叛乱关翊无法插手,他也不想插手,反正关翊是不相信益州那些官员能够架空刘禅,毕竟,现在诸葛亮还活着,关平也活着,两个派系如果还斗不过一个益州派,那诸葛亮也不配享有那么高的威名。

在这个时代,并不存在所谓的科举,想要当官,仍旧是以举孝廉为主,而这些名额,则几乎都掌握在世家手中。

汉国的都城处于益州,这让益州派占据了先天的优势,诸葛亮虽然也在不停的提拔荆襄官员,但整体数量,仍旧比不得益州本土官员。

益州所谓的叛乱,不过就是那些益州官员想要执掌兵权搞出来的事情罢了,借助剿灭叛乱提高声望,刷刷战功,以此掌握军队。

“报,成都送来诏书。”

就在关翊好奇诸葛亮准备怎么反击的时候,一封诏书送来,却是一封对魏开战的诏书。

“看来,我们的丞相大人还是选择了北伐来缓解党派之争啊。”

诏书上,刘禅命令关翊兴兵取庐江,继而攻取寿春。

公元231年,汉国再次北伐,车骑将军关平领兵五万,出汉中,进攻雍凉,荆州刺史李严领兵两万,与汉兴吴班一同,兵发南阳,丹阳太守关翊,领兵一万,进攻庐江。

同一时间,诸葛亮派人深入凉州,引鲜卑部落轲比能为援,轲比能欣然响应,起鲜卑兵马三万,进攻武威。

魏国四面受敌,魏帝曹叡慌忙命征东将军胡质为将,领兵四万,督徐、扬两州兵马,抵御关翊,又命老将高柔督豫州兵马,抵挡李严,大将军曹爽督雍、凉兵马,抵挡关平。

汉魏大战爆发,双方各投入兵马十余万,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将军,前方就是魏军水寨,不过魏军似乎并不想与我军水战。”

长江上,关翊和郑和站在楼船上,在他们前方,已经隐约可见魏国的水寨了。

关翊闻言,微微一笑,说道:“魏国本就不善水战,三宝大败吴国水军的消息已经名扬天下,敌人自不敢在水上和我军交锋。”

魏军的确放弃了和汉军在水上交战,当关翊抵达魏军水寨时才发现,魏军的水军,早就已经逃到了江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