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刚好,她笑着道谢:“拾安,你在这还适应吗。”
名叫拾安的小童就是那个被永嘉郡主当众鞭打的仆从,姜晚救下他后托付给江玖照料。
他是吴地人,父母是普通农户,由于交不起越来越高的地租田税,家里就将年纪最小的他抵给了吴王府。
他长得清秀机灵,偶然间被永嘉看到,就要到了身边伺候,后来又随永嘉来了京城。
他治好了伤后,姜晚打算把他送回家,告诉他吴王已经伏诛,他和家人都不会再被欺侮。
可是他当时跪在地上,眼里是他超出这个年纪的坚决:“我五岁的时候被爹娘卖到吴王府,四年来他们没有托人给我捎过一句口信。他们当我已经死了,我也当没有这个父母。”
“我不想回去,公主救了我,您就是我恩人,求您别送我走,我定会粉身碎骨报答您。”
姜晚理解这孩子的想法,也尊重他的选择,将他放到了慈幼局。
他要和过往彻底割断,决绝地舍弃了原来的姓名,姜晚便为他起名叫拾安。
他到现在都记得公主笑吟吟地向他解释这名字的来历:“佛教中,有十大方向,上天、下地、东、西、南、北、生门、死位、过去、未来。拾安,愿你十方之地皆得平安。”
拾安穿着普通的粗布短打,虽然没有在郡主府时体面,但是脸色好了许多,也长高长壮了不少。
他毕竟是在钟鸣鼎食之家做了那么多年的下人,比同龄人都要有眼力,做事周到体贴。所以每次姜晚来,都是由他来端茶倒水侍奉左右。
听到公主问话,他立刻就要跪下回答,被姜晚扶住了胳膊:“私底下不用这些虚礼。”
“是”,拾安脸有些红,“回禀公主,我在这过得很好,不会再挨打,大伙待在一起热闹得很,还可以读书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