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呀?”
“逆向工程。”
逆向工程???
安娜苏迷惑地歪着自己的小脑袋。
这难道是经济学中的某个专业词语吗?
虽然自己也是圣彼得堡大学内的学子,但就真实水平而言,远不如其他同学,更不用说玛利亚。
毕竟她的父母千辛万苦将她引入这里来学习,其最大目的便是为了扩大安娜苏的人脉。
而且,他们这一家商人,更是看中了目前俄国的巨大潜力。
并非资本潜力,而是劳动力潜力。
在经过斯托雷平的改革之后,农村内的大量劳动力得到了解放。
他们无处可去,只能流入大城市,成为一名工人。
可是,工厂不足的情况下难以消化这些工人,久而久之失业率也就不断上涨。
失业率不断上升,换来的,则是农业的飞速发展。
因为资本农业的兴起,其高度且集中化的效率生产,让农业步步飞升。
这就是一把双刃剑,在牺牲掉底层百姓的利益之下,发展商业农业,增加俄国对外的粮食贸易。
短短一年时间,就让俄国的粮食贸易翻账了一倍之多。
然后就是对国内剩余劳动力的处理。
斯托雷平使用了最为简单且直接的方式。
引入外资。
资本势力是有竞争力的。
其竞争力之前,堪比意识形态之争。
不少被筛选下来的资本,为了生存自然会将目光投放到其他地方。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俄国。
西欧各国都出现过一种情况,那便是劳动力严重不足。
尽管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力不足的情况逐渐被解决,可一旦陷入战争,劳动力不足问题又会重新出现。
况且,相对于西欧各国而言,俄国的劳动力更为廉价。
往往用十分之一的薪水,就可以招揽到一名俄国劳工。
在如此的劳动力过剩之下,供大于求,导致劳动力价格遭到更加严重的削弱。
一直维持并且为劳工争权的coвet公社,目前已经成为了通缉对象。
这就导致工人利益再一次回归十月宣言之前。
但至少,在面包和饮用水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在如此大规模引入资本的情况下,俄国经济确实是得到了提升。
一直以来的赤字经济,突然间发展了起来,这让尼古拉二世觉得俄国又行了。
只不过,斯托雷平对不同政见的对手,实施的血腥打压。
‘斯托雷平的领带’,让无数人心生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