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员端来了文房四宝。
在陈东刻意安排中,谢局兴致勃勃地拿起笔墨,在上面写下了‘前程似锦’几个字......
从茶楼出来后,两人挥手告别。
火车皮从原来的两节,增加到了三节。
租赁时间,在原来三个月的基础上翻了一倍。
不得不说,送礼还真是一门学问。
美元,是这个年代,办事最好的敲门砖,并且没有之一。
除此之外,还要讲究方式方法。
回到住处。
陈东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把这幅用了十万美元买下来的笔墨,丢进了垃圾桶。
至此,通往北方财富的路上,最重要的一环打通了。
至于以物易物的货物,收购货物的商贩,就要简单得多.......
.......
接下来的几天。
所有人都在为进军北方而忙碌。
除了要把华夏这边商品资源整合以外,还要将从毛子国带回来的商品进行分销。
幸运的是,两国在这方面有着极强的互补性。
别看毛子国在轻工业上面不怎么样,但在重工业方面,确实牛哔。
在陈东薄利多销的政策下。
从毛子国带回来的商品,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被各路经销商瓜分一空。
200万卢布的商品,按照货物的实际价值,恐怕卖3000万rmb都不止。
当然,这说的是最理想的状态。
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还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恰恰时间才是如今陈东最欠缺的。
因此,让出去一部分利润,能快速回笼资金,才是他的选择。
200万卢布,单纯从货币价值来说。
毛子国银行给出的汇率是1卢布兑换1.6美元。
但实际上,这个时期黑市的价格是1卢布兑换1.2美元。
一个是黑市,一个是银行,只需要一个来回,就能赚取0.4美元的差价。
按照这样的操作,不出一个月,资金就像滚雪球般壮大,那还费尽心思搞其他门路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