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说到啊,就在咱们的主角哥想要去听听歌休息一会的时候,那个看起来正义感满满的小伙居然做出了一件叫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出来。
具体什么事情呢?
这么说吧,语言呢是一门艺术,有些人说话有理有节,尊重他人,让人听起来如春风一般舒服。有些人说话呢,夹枪带棒,唇枪舌剑,句句戳人肺管子,让人听起来就好像寒风一般凛冽。
话赶话,就可能拱起火来,火拱起来了,就有可能大打出手。
何况这车厢里面坐着的基本上都是东北人。
那面小孩子被家长呵斥一句之后,已经有所收敛了,吵闹声真是小了不少,至少在能接受的范围内。毕竟小孩嘛,总得有个过程。说实话我还记着我自己小的时候有一次我妈带我坐绿皮火车回老家,因为一个叫什么土豆的包装零食就在车厢里面又吵又闹。现在想想真是该打,但是当时好像车厢里面也没人站起来指责我妈到底是怎样带孩子的。说实话我很难揣测当时对面的叔叔阿姨是否从心里面觉得我这个熊孩子该被胖揍一顿,甚至拉出去枪毙。但是他们至少表现出来的更多的则是长辈看孩子一般宠溺的神情。
所以说有关于小孩子在车厢里面吵闹这件事情,我总觉得或许是不是也要从辩证法的角度去看。
我倒是从来不认为现在人素质越来越高这件事情要从车厢越来越安静这个角度去体现。相反我倒是认为这个社会节奏越来越快,我们对这个社会的耐心越来越少,对他人的要求越来越严苛。
说实话,对于这件事情我还真是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就是给这群熊孩子们单独增设一个车厢。
就在我为这个不太成熟的想法而倍感羞愧的时候,这个年轻小伙接下来的话和举动还真是让我觉得任何不成熟的想法或许都有尝试一下的可能性。
年轻小伙坐下来嘴里面又说了一句“火车整这实名制有屁用,就不应该让小孩上车,老实在家上学得了。”
这句话音量不算高,但是车厢里面人基本上都能听到,熊孩子的家长肯定也听到了,肯定是不高兴,要不然也不能提高声调说一句“现在人就爱多管闲事。”
旁边孩子妈妈也是不太高兴,似乎是旁边男人对话一般的附和了一句“现在小孩都这样,一看在单位也不受人得意。”
男人接着对几个小孩说道“看到没,以后好好学习,别老多管闲事,显着你了。”他这话说得声调不低,看着虽然像是在呵斥小孩子,其实是说给那个小伙子听得。
男人和女人一唱一和,阴阳怪气,算是把刚才的面子找补了一些回来。
但是接下来这年轻小伙的话锋突变,可着实是不太好听了。
“嘿,小逼崽子,还她么叫唤,有爹生没爹教的东西。”
这个年轻小伙不知道突然间哪根弦搭错了,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这可是妥妥骂人的话,而且是小逼崽子这个词在东北是骂人最难听,最侮辱人的话。这个词呢原本是骂小孩的,后来演变成一些粗俗人在动手之前与人对骂喊喝的标准用语,在东北地区是打仗前最常听到的国粹之一。就这么说吧,你在东北要是骂人小逼崽子,这个仗就不太可能干不起来,而且这个架的规模和血腥程度就小不了。
这个年轻小伙这句骂人话出来,主角哥也听出来了,他就是奔着干架去的,这是他唯一的目的。因为熊孩子看到这剑拔弩张的架势已经不吵了,这句小逼崽子是说给大人听得。
也是这时候主角哥才发现他的领口处有一个夹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