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科技兴国,从六代机起飞开始 > 第19章 第二架六代轰-6下线

第19章 第二架六代轰-6下线

刘鸿文站在发动机组装线前给大家讲解。

“这台飞机的动力来源是核聚变高温气冷堆,这套动力输出也是机身的一个难点之一。”

“因为是要用在飞机上,所以整个核聚变机组我最后压缩到了四个立方大小,这样才能在保证保证安全的同时拥有足够动力,其实如果只装在两台发动机的话我能把整个核聚变机组大小控制在三个立方内。”

你听听,人言否?

四台推力80吨的发动机,使用的还是核聚变高温气冷堆,关键人家把反应堆压缩到了四个立方还不太满意。

要知道航母的反应堆做到卡车那么大都已经很难了,你还想着做到三立方。

在刘鸿文和大家介绍的同时,两个机器人已经运过来一个方形铁块,这是新的密封好的反应堆。

因为反应堆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辐射,刘鸿文这么惜命的人肯定不会带人去那里。

即使这个辐射已经控制在人体能接受的范围内了。

围观的顾院长一开始还不知道那个方盒子是什么,等看到刘鸿文指挥机械臂把发动机的管道和方盒子连接后才知道这个铁盒就是反应堆。

“不是,刘鸿文你的反应堆就用这东西阻隔辐射的吗?这样真的安全?”

顾院长看到对于这些超出自己认知的东西总是忍不住去怀疑它。

“这个您放心,我还是很惜命的,如果没有套这个方盒子或许还会有微量的辐射,但是套上这个盒子后就会彻底隔绝辐射。”

“这个盒子的强度也极高比机身的强度还要大得多,就是飞机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有问题,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费材料,打造一架六代机,这个盒子要用掉三分之一的费用。”

刘鸿文刚说完,葛洪也忍不住的提出了疑问。

“那么这些材料你都是哪里来的,我看了你从军区申请的材料,虽然里面有很多稀有材料,但是强度和性能好像都达不到你的要求啊?”

“葛老,常规的单一材料确实不能达到要求,但是只要用不同的材料去融合出一种新的复合材料就可以了,很简单的。”

葛洪:???

很简单?我特么当然知道用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很好,但是谁知道每种材料该放多少,什么时候放,顺序又是什么,这些都会严重影响结果。

怎么这种事情从你嘴中说出来就像小孩子过家家那样简单。

葛洪看到刘鸿文那随意的样子不由的来了脾气。

“那我想问下你的机身使用的材料你调配了多久?最终强度是多少?”

对于葛洪的这个问题刘鸿文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他根本就没花时间去调配,所有的材料配比都是直接以答案的形式出现在自己面前的。

就连机身的强度,自己也没去测过,因为自己知道现在的机身强度不但合格,还远超要求。

但是人家既然问出来了,自己肯定得给人家解释一下。

强度都好说,大不了带他们测一下就是了。

但是时间怎么说呢?

那就随便说一个吧。

“关于材料的配比当时还是费了些时间的,毕竟材料强度不够后面的一切就进行不下去……”

听到前半句葛洪微微点头,我就说新材料的研究向来复杂,需要大量的时间去论证,怎么可能短时间……

“当时想了一个晚上,总算是把材料的问题解决了。”

刘鸿文心想自己说一个晚上的时间应该差不多了吧!毕竟整个飞机也没用多长时间。

一个晚上?

这种强度的新型材料他说用了一个晚上?

就这?还用了挺长时间的?

是你对挺长时间有误解还是我对挺长时间有误解啊?

葛洪觉得自己的时间观念和刘鸿文的不是一样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