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结婚第十年 > 第20章完

第20章完

他涮着碗筷:“以前你等我都比这久。·x_x*n′y!d+..c^o\m¢”</p>

陈韵:“就是因为你总迟到,我才喜欢来吃这家。”</p>

这家店的鱼现捞现杀,高峰期等一两个小时上菜是正常的,加上等鱼煮入味又得个把小时。</p>

等待迟迟不来的人令人心焦,唯有在对美食的期待中可以获得平静。</p>

虽然每次都道过歉,宋逢林再说一遍:“对不起。”</p>

陈韵:“你工作忙嘛。”</p>

那阵子公司刚出了个爆款游戏,大家都想着趁热打铁,时不时就得来场头脑风暴。</p>

宋逢林:“老说以后不忙,没想到现在还是忙。”</p>

有得必有失,甘蔗哪有两头甜。</p>

陈韵掐着手指算:“最近我们单独吃饭的次数,是过去半年的总和。”</p>

这样一想,那些工作上带来的烦恼成为另一种因祸得福。</p>

宋逢林大逆不道地想:干脆公司倒闭好了。</p>

下一秒他就撤回这个不吉利的念头,殊不知世事总是好的不灵坏的灵。</p>

</p>

</p>

第16章 </p>

一家公司的倒闭不是突如其来的,但前兆大抵都是从内部的衰败开始。</p>

宋逢林过个生日再去上班,就发现世界变天了。</p>

本来技术上的事情全由他负责,现在谁都想插一脚。</p>

张总早上问,何总下午问。</p>

搞得他不堪其扰,专门找了个实习生写日报。</p>

就这,才只是开始。·新′完′本*神^站+ ?更′新?最^快′</p>

东宫娘娘跟西宫娘娘打对台,谁都逃不开这个漩涡。</p>

宋逢林连着好几天加班到凌晨,到家的时候头重脚轻倒头就睡。</p>

都累成这样了,陈韵想着让他多睡会,自己送孩子们去学校。</p>

两个娃进幼儿园,她还恋恋不舍地在门口跟其他家长聊天呢。</p>

聊的倒也不是什么八卦,是最近的热点幼升小。</p>

家长A:“琪琪妈妈有门路,三十万一个包上附小。”</p>

家长B:“浩宇的性格太活,公立那种条条框框肯定受不了的,反正早晚要出国,还是去国际学校。”</p>

家长C:“我们以前读书都靠自己的,孩子能读就读,不能读别给那么多压力。”</p>

……</p>

谁说谁有理,毕竟每个孩子和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p>

陈韵对女儿的期望还是能上区实验小学,毕竟是第一梯队又离家近。</p>

不过这个愿望的压力不在陈星月身上,全靠父母承担买学区房的重任。</p>

但话又说回来,有房子也不是十拿九稳的事情。</p>

连刘迎霞都在楼下听说一串小道新闻,摘菜的时候问女儿:“星星能上实验吗?”</p>

陈韵知道不给她打包票她夜里肯定愁得睡不着,说:“买房迁户口三年了,没啥问题的。”</p>

那就</p>

好,刘迎霞:“现在孩子上学也太费劲,东山都有学区房了你知道吗?”</p>

东山是个镇,陈韵一家人的原籍就在下属的一个村子里。?求?书′帮/ ¨首?发-</p>

不过她打小在上属的新姚市区长大,对农村只有逢年过节的记忆。</p>

她道:“一平方卖多少?”</p>

刘迎霞手比划一下:“八千。”</p>

陈韵记得上次回老家的时候看过,镇上的奶茶店员工资也有个三四千。</p>

她道:“买的人多吗?”</p>

刘迎霞:“有钱大家也不买,都愿意自己盖。”</p>

盖房是老一辈的执念,陈韵其实不太能理解。</p>

她对故乡没有深情,纯粹是成全父母的愿望,不过偶尔想起来还是很心疼这一百多万。</p>

既然花了,就得物有所值。</p>

她道:“等放暑假,你们带孩子回去住几天呗。”</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