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韵:“看来张总这季度奖金没少发啊。?x/i?n.k?s·w+.?c?o·m\”</p>
张颂菁大学毕业后本来是考了上公务员,跟何泰分手后抱着“倒要看看谁更会挣钱”的心思辞职到企业。</p>
她学的也是计算机,和宋逢林同样赶上互联网行业的风口,顶着京大毕业的名头,还比他多出一点幸运,进了一家发展得更好的公司,年薪比他还高点。</p>
不同的是宋逢林的收入养着三代人,她基本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平常消费水平是几个朋友里最高的。</p>
工作压力大,买东西成为一种情绪发泄。</p>
张颂菁:“就是发得少,我也一分钱都不带进棺材里。”</p>
说得怪吓人的,陈韵:“别天天咒自己。”</p>
张颂菁惋惜:“要是我的嘴有这么灵就好了,这样我弟就可以下地狱。”</p>
重男轻女家庭的故事,有个开头就知道过程。</p>
陈韵:“他又搞什么幺蛾子。”</p>
张颂菁:“想要钱呗,傻X。”</p>
她可不是好惹的,早八百年就已经跟血脉相连的亲人断绝关系。</p>
什么人啊,陈韵附和骂两句,双手一拍:“不讲这些了,找点</p>
乐子去。”</p>
张颂菁可以跟朋友倾诉的机会有很多,不在此一时。</p>
她注意到周佩琳的失神,轻推她一下:“走吧。”</p>
没有事情做的时候,人总是很容易陷入自己的情绪里。</p>
周佩琳刚刚脑海里飘过很多回忆,恍惚着:“好。”</p>
这种事情,总得给她时间走出来。</p>
陈韵能做的只有陪伴,故意岔开:“我车停哪来着?”</p>
三个人聚在一块,话题向来是有开始没结尾。/k·s′j?x-s!w·.^c!o/m?</p>
在新天地逛半天,陈韵一样东西都没买,因为口干舌燥喝了两杯饮料。</p>
在她要点第三杯的时候,张颂菁忍不住感慨:“我要是像你一样,现在早就攒够退休的钱了。”</p>
陈韵:“那你岂不是失去很多快乐。”</p>
也是,说不准自己没有未来就加班猝死了。</p>
张颂菁靠近周佩琳:“幸好有你,不然就显得我太败家。”</p>
周佩琳今天也没少买,她两手都是购物袋:“所以你现在知道,为什么我以前从不跟她逛街吧。”</p>
两个人从小学就认识,共同回忆有太多。</p>
陈韵随手扒拉就能翻出一件:“明明初中的时候我们每周都去中山路。”</p>
多年之后,周佩琳坦诚:“因为你零用钱多,会请我吃烤肠。”</p>
原来是烤肠的魅力,陈韵啧啧:“我以为是靠友谊。”</p>
当时这个原因只占小部分,没想到若干年后会成为精神支柱的一部分。</p>
周佩琳笑:“还有去你家吃你妈炖的红烧肉。”</p>
合着全是为吃的,张颂菁:“难怪你说你原来是个小胖妞。”</p>
何止是胖,周佩琳在自己最近很苗条的腰身上比划:“足足现在的两倍宽。”</p>
又说:“我妈都觉得我太胖,天天不给我吃饱,这才饿得到处蹭饭吃。”</p>
说起这个,陈韵:“我当时还以为她是家里穷吃不起饭,每天都跟她分零食,结果好多人说我心机重,为了有个胖胖的朋友在身边衬托才这么做。\r?u?w*e+n?5·.-o,r/g`”</p>
还有这出,张颂菁大感兴趣:“你们班同学吗?”</p>
周佩琳:“连我都这么想过,所以有一阵我俩绝交了。”</p>
她少女时期因为外貌产生的自卑像是毒蛇一样缠绕,让人生不出任何的光明。</p>
是她先提的,陈韵毫不犹豫揭她老底:“你给我写的和好信还在家里。”</p>
十五六岁时的遣词造句,周佩琳光记得一两行都冒鸡皮疙瘩。</p>
她道:“你看完信还哭了。”</p>
真是往事不堪回首,陈韵:“我们休战。”</p>
又道:“颂菁,你要相信,我只是浅浅掉了两颗泪。”</p>
张颂菁敷衍:“嗯嗯嗯,我相信。”</p>
什么语气,陈韵非要逼着她承认自己是发自肺腑地相信这件事,两个人你碰我我碰你。</p>
周佩琳站在旁边累得手都快断了,忍不住打断:“找个地方坐坐吧。”</p>
宁江遍地是咖啡馆,什么类型的都有。</p>
三个人找了家附近巷子里的店,占了张角落的桌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