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秋的即将来临,整个长安也陷入了热潮之中。
因为之前李世民大力兴办的小学,到如今为止,总算是基本上普及了。
整个大唐领土之内,凡是有大唐子民的村寨,附近都有了小学。
这让李世民此时召集众多的大臣,开始查看着成果。
所有人都感觉非常的新奇。
这些大臣也想知道,这样的小学,效果到底如何。
有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唯一其中有一个不情愿的人,那就是李恪了。
此时李恪还没睡醒,就被叫来了。
他着实有些搞不懂,为什么李世民有啥事情要说,都是大早上呢?
他们不知道早上特别适合睡觉么?
自己不就想睡个懒觉咋就这么难呢。
一路上李恪的兴致,都不高涨。
看着周围的一切,都忍不住想要睡觉。
李世民倒是也没有管他,而是非常兴奋的看着周围小学的进度。
看到那些普通人家的孩子,此时都在非常认真的学习着。
李世民的内心就感觉非常的满足。
这些都是大唐的未来啊!
有这些孩子在,大唐必定会兴盛!
只不过此时众多的大臣看到这里,脸色有些难看。
这些孩子表现得越好,对他们来说,就越难受。
自己的后代,真的能够脱颖而出么?
“众爱卿,这些都是大唐的希望之光!”
“看到他们这勤奋好学的模样,朕甚是欣慰啊!”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众多大臣,慷慨激昂的说道。
众多的大臣听到这里,也是不敢反驳,只能点了点头。
唯独李恪对于这个现象,不禁摇摇头。
学生是好学生,这些孩子也非常勤奋。
可是这老师,这就算了吧。
看这架势,不过就是识了几个字,会一些经书。
就这样的老师,能够给这些孩子什么启蒙。
估计多半得误人子弟吧。
“秦王,你这摇头,莫非是觉得哪些地方不好?”
“如果是这样,不妨指出来,我们一起探讨。”
李世民看着李恪,笑着说道。
其他的大臣,也将目光集中在李恪的身上。
想要知道,他有什么想法。
李恪看着眼前的众人,便轻描淡写的说道:
“其实我只是觉得,学生很多,真正的老师没几个。”
“除了能够让这些孩子识字,其他的,没啥用。”
“你们先不用急着反驳我。”
“你们觉得,这些孩子长大了以后,你们指望他们从事什么行业?”
“入朝为官?报效朝廷?”
“朝廷之中,有那么多的官职吗?”
“还是指望他们经商,赚大钱呢?”
“又或者是从军,为大唐的领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如果是这样,单纯这些经书,这些孩子懂政治?懂经商?懂军旅?”
“不,他们不懂。”
李恪说完,便留下一群震惊的人离开了。
反正话已经说了,至于怎么实行,那就与自己没有关系了。
众多的大臣,听到李恪的话,气得说不出话来。
一时之间,都楞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