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我好像有点口渴。”
好像有点口渴?顾椮将洗碗布扔到水盆里,他爹这是仗着自己手脚残疾,准备在家里作威作福了。
“你媳妇去厂房了。”顾逸推开门,淡淡瞥他一眼。
顾寒舟一哽,“什么时候去的?”
好哇,媳妇走都不告诉他一声。
“你还渴吗?”顾逸不答反问。
“不渴!”顾寒舟顺滑的躺下,侧身生闷气。
顾逸一副了然的模样,点点头关上了门。
———
蒸糕生意步入正轨,林书书翻看着手中账册,镇上点心铺子销量中规中矩,每次进货,都是普通蒸糕和十二生肖蒸糕参半。
多数人家买十二生肖蒸糕要么送礼要么哄孩子用,至于大人即便都买普通蒸糕,毕竟大人不吝花样,味道好就成。
相比之下不难看出县城人的生活水平远高于镇上,毕竟拾记从来没进过普通蒸糕,甚至说连问都不问。
蒸糕味道虽好但到底单调了些,林书书想把厂做大做好,就必须创新。
林书书准备多翻新些点心花样,她一个想到的就是蛋挞,蛋挞做起来并不难,不过需要烤箱。
如果有个烤箱就好了,可以做出很多美味的糕点。
林书书想着打开页面商城,搜索烤箱,页面弹出许多烤箱样式。
她货比三家后,准备入手,突然想到古代没有电,即便有烤箱也用不上。
算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林书书找到盖厂时剩的砖块,打算自己砌一个烤箱,确切的说应该叫烤锅。
林书书划好砌烤锅的空地,将墙边角落的砖块一点一点的搬了过去。
“东家,你怎么自己搬砖啊?”午休时间,顾老三媳妇吃完饭早早的赶了回来。
“打算砌两个灶台。”林书书将砖块扔到地上,胡乱抹了把额头的汗水,笑道。
“砌灶台哪里用你动手,你等会儿,我去把老三叫来帮你。”老三媳妇说完,抬腿就跑,不知道以为后面有狗撵她呢。
这种能讨好东家的机会,可遇不可求,她可得帮她男人把握住了,说不准林书书一高兴,还能再给她男人个活计,那样的话她家可就又多了份收入。
等她赚到钱,就和顾老三去镇上找个大夫看看身体,争取早日揣个男娃。
顾老三来的很快,几乎是一路小跑到的,有了顾老三这个经验丰富的泥瓦匠,灶台砌的很快。
终于由两个灶台外加黄土锅盖一块铁板组成了烤锅。
一个灶台将黄土锅盖温度烧至滚烫,另一个加热铁板,这样一来黄土锅盖和铁板形成半密闭环境,实现有效热对流,在稳定的热环境下,相当于现代烤箱。
在烤制过程中,挂在锅盖上的杆子是操作关键,锅盖的高度影响温度,相比现代烤箱更浪费人力,只能通过锅盖高度控制温度。
至于烤锅好用与否,需等到灶台风干后,试过才知道。
吴妈妈届时贴心的端了盆清水给二人洗手用。
“林娘子别来无恙啊。”县城刘记掌柜刘老实提着礼品走了过来。
林书书甩了甩手上的水,一言难尽的看着他,这都第几趟了,这人怎么像狗皮膏药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