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侃完杨蜜,叶飞扬又想到了刘师师,嘱托了一句,从静海或者其他地方到武安县,路都不错,但从武安到叶氏诊所这里,路很难走,请选择越野车。另外让刘师师一个人过来。这也属于叶飞扬为其后明星看病立的规矩之一。
没有接到刘师师的回话,估计已经在飞机上了。
晚上的时候,有人走到叶氏诊所找叶蓁,说叶医生,要去恩平家做人情。叶蓁问道,多少钱。“每家每户二十块钱。”来牵头的叫叶大三伯,就是按照整个村子里,在姓叶的这一脉里,年纪排第三。
叶蓁掏出两张十块钱,叶大三伯收下后写上叶蓁的名字,又看着叶飞扬说道,“按道理,你们家还要出一个劳动力。”
所谓出劳动力,就是村里做白喜事,需要每家每户的年轻人出力。这样一来,确保白喜事,有足够的帮忙者,要是哪一家不愿意出,下次他做白喜事,就没人上门了。
这不只是上叶村的风俗,在全国许多农村都这样。当然,人在外地工作或者打工,自然可以免做劳动力。但经常在外面,就要多给钱。算是请一个劳动力。
对于这样的规矩,叶飞扬也不想去破坏,于是对叶大三伯说道,“大三伯,我明天中午纪要动身回静海,学校催的急,而且上午会有以为病人过来,没法。要不我出个劳动力的钱吧,晚上再去守夜到十二点。”
叶大三伯想了想,还是同意了。主要是叶飞扬家是开诊所的,你不能让人家不开诊所的。毕竟村里邻居要是有人看病怎么办。至于叶蓁都八十多的人,你还让人家去做帮忙,显然也不行。
“那就给一百五十块钱吧。”叶大三伯说道。叶飞扬看了看口袋,才一百现金,让叶蓁再补了五十块。现在的年轻人,显然都是用手机支付了。
守夜到十一点钟时,叶飞扬收到苏苏消息,问他在干什么。苏苏显然感受到杨蜜的威胁,联系叶飞扬更多了。
“在守夜,大家都在守夜,还有人在放露天电影。”叶飞扬拍了一张照片过去。农村之所以做白喜事时要放露天电影,是希望吸引大家来看电影,顺便守夜。
“家属会守通宵,一些人会守到两三点,我会到十二点,大家都这样。”
苏苏也没多说,来过上叶村,自然知道这是村里的规矩。又聊了两句,才说,注意身体,自己准备睡觉了。
两人各自道了晚安。
……
第二天叶飞扬醒来,已经是八点多了,叶蓁已经起来一段时间了,正在做早餐。喝下叶飞扬给的神秘液体后,现在叶蓁的身体素质,基本稳定在60岁出头,做早餐也顺手多了。
祖孙俩吃完早餐,叶蓁说早点去联系十三婶,帮自己做饭。恩平家做白喜事,需要村里不少人做大厨。厨艺了得的十三婶,自然是主力。所以叶蓁需要提前跟十三婶说。
临走时,叶蓁让叶飞扬八点半去守诊所。不知道是不是做白喜事的原因,今天上午一个病人都没有。其实农村里的人很奇怪的,有病都基本会先忍,除非实在忍不了了。
所以晚一天来看病,也没什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