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又坐了下来,拱手说道:"皇上旨意,今年夏天之前,陕西藩王必须全部迁出,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王爷的房屋和商铺,还是王爷的,王爷想现在卖就现在卖,想将来卖就将来卖,想卖多少价钱,就卖多少价钱,朝廷一概不过问。"
秦王:"这样也不是不行。但秦宗在陕西的土地呢?"
这是说到最要害的问题了。秦宗在陕西二百余年了,通过投献、诡寄等方式控制在秦宗名下的土地,以及秦宗直接兼并的土地,不知道有多少。
孙传庭揣着明白装糊涂:"土地?什么土地?"
朱存枢有些恼了:"秦宗在陕西经营二百年了,为什么不能有土地?"
孙传庭:"当然能有。请问王爷,秦宗共有多少土地?"
朱存枢又不肯说了。
孙传庭:"王爷既然不说,那就当没有。"
朱存枢被逼得退无可退了,才硬着头皮说道:"秦宗自有士地四十四万亩,记名土地七十二万亩。"
杨嗣昌和孙传庭面面相觑,116万亩土地,占了关中地区西成土地,这两成土地,朝廷是几乎收不到任何税赋的!
仅仅冰山一角,就如此惊人!全国几十家藩王侵吞了多少国家税收?明朝能不穷吗?
孙传庭道:"什么叫做【记名田】?就是民间讲的【投献】、【诡寄】吧?这可是朝廷明令禁止的!"
朱元璋定的宗禄标准,亲王一万石,郡王六千石,镇国将军四千石,辅國将军二千石,奉国将军一千石。
这样的俸禄标准已经不低了,须知,一个国公的俸禄也不过是四千石。
起初一二代,各家藩王人口并不多,光亲王的一万石粮食就可以活得很滋润,后来人口裂变式增长,要想过得好,就只能利用手中特权收刮钱财了。
王庄的土地是不上税的,于是许多地主豪绅把自家土地"投献"、"诡计"、"飞洒"、"影射"到藩府名下,以逃避赋税。
藩王从中得到了巨额好处,朝廷流失的却是天量的税基。
藩王有了余钱,再兼并大量土地直接掌控。
朝廷能收到的税越来越少,只能加大对贫民盘剥的力度。
本来都是些非法的收入,但干久了,藩王们就视为理所当然了。
朱存枢并非不愿迁到北京去,北京多好啊!谁愿意呆在西安这个鬼地方?
可是拨出泥巴带出泥,一旦迁藩,从前那些见不得光的来钱的门路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
孙传庭说道:"朝廷一年付铪秦宗八十七万石宗禄米,己经很吃力了。蜡烛不能两头烧。秦宗得了这么多宗禄米,却又占有这么多庄田,朝廷的日子怎么过?"
朱存枢理直气壮,"天下藩王几十家,家家如此,又不是光我一家这样!"
孙传庭:"家家如此便对么?王爷得闲了,不妨看一看《皇明祖训》、《宗藩条例》是怎么写的?兼并、投献、诡寄都是在侵吞国家财赋,要查!"
朱存枢拍案而起,"要查就一起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