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阳光晴好。
天已经渐渐热了起来。
“大寨主走了多久了?”崔榕这天突然想起来,问莺儿道。
“得有个十三四天了,小姐。”莺儿掰着手指,略微算了算,回道。
“嗯,有这么多天了?”崔榕挑眉,也估算了下时间,“嗯,那差不多也该回来了。”
从大青山到永平府,快马加鞭的话,一天多应该就能到。
不过,由于拉着沉重的货物,所以,路上走得会慢一些。
而且,为了安全起见,基本都是天光大亮之后,才会赶路。
因此肯定是早早便寻地方扎营住下,第二天养足了精神启程。
几百里地,估计得走个三四天。
到了永平府,也得耽误个几天,才能把货物售卖干净。
然后再返程。
回程的路上,快慢的就得看,拉回来多少货物了。
走商队,没有装满了去,空着车回来的。
那不是白白浪费了运力,还有光阴吗?
多多少少的都会带一些,能够在各处贩卖的货物。
哪怕是针头线脑,胭脂水粉,还有些农具盐巴等等,这一类的东西。
也不必都运回来,沿途卖给路经的集镇县城,也能换一些钱。
这是所有人走这条商路的第一趟,其中也有,将路上所有情况,都摸清的意图。
那些途径的镇店县城,若是能合作贩卖之物,当然也要打好关系。
去的时候,拉着的是粮食布匹还有些陶瓷器,东西太多,而且粮食这是太扎眼了。
容易引来很多人的觊觎。
不能不担心,会被人抢夺走,就得多加小心。
粮食,普通的百姓也想抢。
人多了,你就是再凶悍,也有个拦不住的时候。
何况,人家急了还能放火。
一把火烧了,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因此熟悉商路周围情况的事儿,就得留在回程的时候办了。
回来的时候,货物都变成了更好分量重但不那么占地方的金银。
只要放在马车里,还有大青山项家寨的护卫看着,就安全的多了。
就算有人知道,里面放着金银,敢抢的也不会是普通百姓。
出了些胆大包天的家伙,不会有人生这样的心思。
饿极了的人,抢粮食能救命,抢不能吃喝的金银,也没有换成粮食的门路,反而会被人杀死,先送了性命。
百姓们不傻。
从这一点就知道,这一条商路,运送粮食去永平府,才是最危险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