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在南岩那边的朋友店里拿的,碰见合适的,就多拿几件,省去挑衣服的麻烦。”
宁笙从小就不爱逛街买衣服,她有许多爱好,读书、画画、写字、种花养草......但对打扮自己没什么兴趣。她总觉得花那么多时间收拾,只换来一些别人的评价,划不来。
“我总以为男人才这样简单。”路弈说。
“男女抛开社会赋予的那些定义,差别并不大。对于好吃的,好玩的,美好的事物,舒适的生活,大家的感受是相通的。只是女性更容易被外界影响,更在意他人的看法,以致陷入琐碎。”
“那你如何看待男人?”路弈饶有兴趣地问。
“男人跟女人一样,都是他因的产物,只是执迷的形式不同。一个社会人,从小到大,是不断被订上烙印的过程。中国的底色是儒家文化,建功立业的文化,事业、名誉、房子、车子、家庭,一个又一个圈套,把男人锁在里面,动弹不得。”
路弈看着她娓娓述说自己的见解,深刻却不咄咄逼人,引人思考,想要跟她一直探讨下去。
“我倒觉得国家兴旺离不开儒家文化。四大文明古国,至今只有中国屹立不倒。历史轮回,潮起潮落,支撑中国人的不就靠儒家那股信念吗?”
“你说到了中国文化的根,那是先秦的儒家,孔孟之道。儒家有很多精华,只是秦汉以后,儒家便成了君权的工具,又经过宋明理学的歪曲,儒家已面目全非。有个古文学家说过‘书不读秦汉以下,志常在酒色之间’,指的便是儒学。”
两人聊得投入,一时忘记时间,直到宁笙面色有异。
“我好饿啊。”她说,半是陈述半是撒娇,难得露出的稚气,很是可爱。
“带你吃好吃的去。”
去的是个私房菜馆,位于世纪公园的一个角落,离路弈家不远。
门面不大,只有两扇门,如古时普通人家的门房。古风设计,白墙灰瓦,门两侧挂着缨红的灯笼。屋檐颇为讲究,顶上雕着二龙戏珠,两侧各有三只跑兽,翘脚、筒瓦、勾头、水滴瓦上,也都雕着图。
檐下挂着个原木牌匾,用黑字写着“永遇乐-私厨”。
进门后,有条长长的过道。左手侧种了一排紫竹,郁郁葱葱。右侧是个小花园,水池、假山、盆景、灌木,一概皆有。
进入大堂,餐厅经理迎了上来。
“路总,都准备好了,您直接过去。”
“好。”
宁笙跟着进包房时,听到几个小服务员在窃窃私语:“第一次见老板带女的过来,应该是女朋友吧,真漂亮......”
宁笙好奇,便问路弈:“你开的餐厅?”
“穆明开的,我入了股。他公司刚起步的时候,我帮了点小忙,后来他要给我股份。我觉得不合适,他又折现给我。我爱吃,就建议拿这部分钱一起开餐厅。”
宁笙笑:“餐厅定位你选的?不太像穆明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