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历史直播:我给秦皇汉武上语文课 > 第60章 辛弃疾北伐梦4

第60章 辛弃疾北伐梦4

【再结合时代背景,韩侂胄想通过北伐巩固地位,他没有看清局势,只是为了自己能建功立业,岂不是跟刘义隆一样?

所以辛弃疾引用这个典故,主要是为了借古讽今。

警告主战权臣韩侂冑不要草率出兵,同时表达了对南宋主和派的不满和讽刺,对明君的企盼,以及自己收复中原的决心。】

“幼安,你这词现在被天下人所知,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你对朝廷的不满,你要当心啊,“乌台诗案”的例子尚在。”

现在的辛弃疾还没有写出这首词,友人担心他也会因为诗词下狱。

“无妨,但凡被这天幕刺激一下,能让朝廷坚持北伐,早日复我河山,就算下狱又如何?”

【下面这两句可以联系在一起看。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从北方南来,到写此词时已经过去了四十三年。

这四十三年中,金国与宋朝战事不断,连年不绝。而作者虽一直极力主战,并为收复故国不畏艰难,戎马一生,但眼看英雄老去,机会不来,于是心中自有一腔无从说起的悲愤。】

“四十三年啊,竟然等了这么多年。”

现在的辛弃疾还年轻,虽然北伐的志向不改,但是看到自己坚持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有实现上战场的梦想。

也忍不住低叹一声,但是不过一会,又忍不住燃起希望。

有了这天幕,官家应该会北伐了吧。

【接下来又有一个典故。

就是上一个典故里面,追击刘义隆的拓跋焘。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宋文帝,率军追到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后来改为祠庙,称佛狸祠。

“佛狸”指的是北魏的皇帝拓跋焘,当时距南宋已有七八百年之久,北方的百姓把他当作神来供奉。

而这里辛弃疾是用“佛狸”代指金主完颜亮。

四十三年前,完颜亮发兵南侵,曾以扬州作为渡江基地,而且也曾驻扎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严督金兵抢渡长江。

作者引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对百姓安于异族统治的担忧,以及自己收复中原的决心。】

【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

神鸦社鼓:吃祭品的乌鸦和社日祭神的鼓声。说明中原人们已经忘却战败的历史,竟在佛里祠前频繁地祭祀。

同一情景:佛狸祠下,神鸦社鼓,处在异族的统治之下,词人不堪回首,却为何写百姓的欢庆?

这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烽烟四起,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这是作者非常痛心的事。

可堪回首,不忍回首往事,实际就是不忍目睹眼前的事实。以此警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如果继续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

【我们再来看最后一句。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是战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