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筝点到下一页PPT,展示需要积累的字词。
“这是这首诗里可以积累的基础字词,大家记一下。现在也可以再对照着读一下。”
等学生记得差不多了,秦筝开始讲解。
“都记好了吗?”
“记好了!”
“那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首,首先就是诗题《归园田居》。“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
“归!”
“对了,题眼是‘归’。那接下来就会产生几个问题了。”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陶公尚有归处,我等现在又该归往何处呢?”
见识过大唐的辉煌灿烂,再经历了安史之乱。
现在的杜甫,只能对着破败的山河,发出一声声悲鸣。
【“这几个问题可以从诗里找到,现在我们来第一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这句是什么意思呢?先来看,‘适俗韵’的意思就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
“诗人本性更喜欢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更“爱丘山”。”
“这两句表现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所以在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表露出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
“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现在东晋的皇帝是司马德文,此时还不知道自己是东晋的末代皇帝。
看着天幕上左一句南北朝混乱,右一句官场黑暗。
反正就是整个魏晋南北朝都是黑暗的。
但是现在他也没办法,权臣当道,世家做大。
先不说他有没有这个心,就算有也做不到改变时局。
【“我们再看接下来的两句。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尘网是意思是尘世的罗网。“三十年”应该是“十三年”,他从开始作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县令,前后一共十三年。所以“一去三十年”是“一去十三年”的夸词。”
“那为什么做官本是十三年,却说是三十年?思考一下。”
没人回答,秦筝提点:“比如一节课都是同样的时间,但是为什么你们会觉得一些科目的时间就过得比较慢呢?”
“因为太无聊了!”
“因为你们觉得课程无聊,就不耐烦,不喜欢听,所以就觉得时间长。我看有好些人上我的语文课就是这样的。”
几个学生反驳:“没有了,语文课好多了,数学课才是时间长呢。”
“你们数学老师知道了会难过的。”